上海建桥学院专业选修课选课要求说明
2025-2026学年第2学期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
课程组1 应选学分:(1)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传媒类经典图书赏析 (2030819) | 1 |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网络“原住民”,也是媒体内容生产者,如何通过大量自主阅读传媒类经典图书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并能应对新媒体带给每个人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和调整自己面对这个时代的情绪和情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在众多学生不喜欢阅读专业类书籍的前提下,如何启发他们的好奇心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按照学生的初步兴趣,圈定议题的前提下,阅读相关的图书,做出相关的评论,并在读书小组中分享自己阅读的感受,通过提问和辩论的形式,逐步培养他们的交流、沟通、思辨和批判性思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传播类经典著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内外主流前沿传播学知识,使学生通过概论或介绍获得的知识生根,发展学生的知识消化能力和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 经典新闻作品选读 (2030818) | 1 | 经典新闻作品选读课程旨在通过深入赏析各类经典新闻作品,培养学生的新闻审美、批判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全面了解新闻作品的创作原理、技巧和方法。 课程介绍了赏析新闻作品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赏析的新闻佳作既涵盖不朽经典,又能与时俱进。具体内容包括消息、特写、通讯、评论、报纸与节目编排、新闻专题、新闻访谈、新闻纪录片、新闻摄影、融合新闻等类型的新闻作品赏析。 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培养其对各类新闻作品的鉴别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新闻工作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其成为合格的新闻传播者。 |
| 选课说明 |
二选一
| |
课程组2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美学概论 (2030652) | 2 | “美的事物暗示着人适应于世界”。康德的这一表述,给了美学一个机会,使其成为现代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潜力去帮助人正确认识世界,克服“人-世界”二元论造成的认知断裂。本课程将涉及美学领域中若干个重要问题,覆盖美学学科入门的基础知识和全球化时代下的前沿美学课题。每个章节讨论的问题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基本完整的美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和审美理想,自觉利用美学系统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 |
| 艺术鉴赏 (2030385) | 2 | 这门课致力于消除艺术与生活的隔阂,消除艺术与公众的隔阂,让艺术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蕴育和滋养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本门课程在引导学生敬仰艺术、热爱艺术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引导。 该课程由具有多年传媒行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讲授,其研究方向为整合行销传播、影视编导艺术。课程采用理论与自主实践创作的教学方法,从阅读、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开始,向学生介绍由文学、现代艺术(摄影、建筑、绘画)、大众视觉文化(电视、电影、广告)、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等组成的视觉与听觉文化,带领学生有选择性、针对性地欣赏每一阶段的代表性名作,并引导其创作出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 课程建议有音乐舞蹈、绘画摄影、影视制作等基础的同学选修,旨在用“艺术的理论”和“艺术的实践”打造“艺术的生活”,让同学们从艺术的“旁观者”变为艺术的“参与者”。 |
| 选课说明 |
二选一
| |
课程组3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中国文化概论 (2030768) | 2 | 任课教师陈力勇,男,曾任职于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记者和上海机关公务员岗位,现任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主要讲授《公文写作》《中国文化概论》等相关课程。曾荣获上海教工学习习近平用典大赛三等奖、上海建桥学院教学竞赛一等奖、课程思政二等奖和学校优秀科研奖,主编参编教材多部、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中国文化概论》通过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现象,具体探讨儒释道和其他各家优秀文化的基本精神、理想人格以及中国古代文艺科技等,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与交流发展,提升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文化创新意识,推动实现中国梦。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充分挖掘整合文化现象、社会现象、教师人格等资源,结合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在个人和小组合作探究中,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
|
| 中外文学导读 (2030416) | 2 | 课程学习内容有先秦两汉魏晋文学、唐宋诗词、元明戏曲、明清小说、近现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作品等,学习各时期主要代表作,主要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主。教学方式以课程内容讲授和学生课后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每节课都会有学生分享读书报告或文创设计。 |
| 选课说明 |
二选一
| |
课程组4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视频广告创作 (2030572) | 2 | 本课程旨在深入探讨广告视频创作中高效、精准的电影语言运用,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视觉表达实现广告传播的核心目标。通过结合图像史和实验电影史的脉络,学生将全面理解广告视频创意的底层逻辑,从而挖掘广告创意背后的视觉与叙事策略。本课程将从图像史的经典作品到实验电影的先锋风格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广告视频如何作为艺术表达与商业传播的双重载体,创造出具有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此外,课程还将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一线视频广告制作的系统流程。 |
| 新媒体广告视频制作运营 (2030717) | 2 | 《新媒体广告视频制作运营》是新闻学专业课程中的选修课。本课程主要结合新媒体时代内容营销、关系营销、场景营销、精准营销、跨媒体营销、智能营销等营销趋势,对新媒体广告的演进、伦理与法规、目标消费者、创意与文案等内容做出系统的梳理;同时基于新媒体的发展方向、新特质、典型案例,介绍了搜索引擎广告、微博广告、广告、移动App广告、短视频广告、门户网站广告、视频网站广告、电子商务网站广告、户外新媒体广告和OTT广告的形式、特征和运作要点。通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新媒体广告视频制作与运营能力,为学生进入新媒体行业职位提供强大的支持。
|
| 选课说明 |
二选一
| |
课程组5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视听创意 (2030807) | 2 |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视觉和听觉元素的创意表达能力,以及在不同媒体和领域中运用这些创意的能力。课程目的:1、通过电影语言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的感知和情绪,并作用于叙事中。2、结合视听创意与艺术、设计、传媒等领域的知识,促进跨学科学习和思维。 教学方法与任务目标:1、观摩分析经典影视片段,分析视听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和艺术概念,组织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2、通过视听媒体创作和实验,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制作具有创意的视听短片。
|
| 新媒体策划与创意 (2030805) | 2 | 授课教师:刘畅,多年互联网行业工作经验,主要从事文案写作、创意策划等相关工作。 本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新媒体思维与创意策划能力。核心内容围绕认知模块、策划模块、创意模块展开讲解。深度剖析国内外成功与失败的新媒体案例,启发思维。结合AI的使用技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策划案撰写与模拟提案。要求学生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敏感度,具备基本的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掌握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等基础技能。
|
| 选课说明 |
二选一
| |
课程组6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活动策划与执行 (2030408) | 2 | 活动策划与执行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不仅涵盖了活动策划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本课程由具有丰富活动策划经验的教师授课,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战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 课程内容涵盖了活动策划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有活动策划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活动目标的设定与分析、活动主题的创意发展、活动预算的制定与控制、活动场地的选择与布置、活动宣传与媒体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评估与总结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活动策划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了解活动执行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同时,学生还将通过实际操作,提升自己在活动策划和执行方面的专业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 危机公关与处理 (2030540) | 2 | 本课程主要讲授危机公关与处理基本理论、以及危机公关与处理实务操作原理等知识,提升危机公关与处理意识及能力。本课程以个案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个案研究和项目模拟,学生能够掌握危机公关与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在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相应的危机公关与处理实务操作,树立危机公关与处理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沟通、协调的能力和技巧,为本专业其他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专业基础。 |
| 选课说明 |
二选一
| |
课程组7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 (2030711) | 2 | 网络舆情是在网络舆论影响下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来看,目前国内有关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继承和借鉴了新闻学、传播学和政府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在不同的学科维度中,网络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分析与观察视角。 课程设计理论讲授和学生参与评价等形式相结合的模式,便于学生探究型学习。同时指导学生认识网络舆论监测和舆论导向的策略及传播途径、网民社会心理的分析。为传统新闻与网络传播的规律性研究提供帮助。 课程内容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来源、网络舆情的选题、网络舆情的抽样、网络舆情的分析报告和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等。 |
| 网站制作 (2030359) | 2 | 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选修课,旨在融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知识和技巧,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协作构建简单至较为复杂的网站,并设计相关网页。 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教导学生熟练运用Dreamweaver软件;深入了解Web站点的运作原理及开发所需的软件知识;学会在网页中嵌入图像、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初步掌握HTML5和CSS3代码知识,掌握引入“页面代码”网页制作方法,了解网页设计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移动设备页面开发技术,熟悉常用的网页布局、交互、特效等制作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获得扎实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
| 选课说明 |
二选一
| |
课程组8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纪录片与微电影创作 (1030070) | 2 | 进入21世纪以来,拍摄纪录片和微电影开始成为普遍现象,这是由于纪录片和微电影在制作上不受资金、技术等太多的限制,只要有一定文化、兴趣、时间和一部摄像机(甚至是智能手机),都可以制作纪录片和微电影。纪录片和微电影的制作呈现出全民参与的特点,并已经在拍摄主体和数量上超过了我们所熟悉的导演和其创作的短片。 本课程选题、策划、拍摄、剪辑等纪录片和微电影制作的具体环节,并对纪录片和微电影的推广、发行和未来趋势进行了阐述。纪录片及微电影将大干世界浓缩于有限的影视时空,在屏幕打造的镜像里,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启迪观众的心灵、触动观众的思绪、引发观众的思考。《纪录片与微电影创作》主要面向普通传媒类大学生,用通俗的语言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用鲜活的案例呈现纪录片和微电影的创作技巧, 本课程力图贴近时代,契合应用技术型大学中的教学需求,能够满足新时代同学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示的需求,并提升学生影视创作的实践能力。 |
| 选课说明 |
由于人数不够,只开一门课程。
| |
课程组9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新闻影音专题 (1030078) | 2 | 本课程为《新闻摄像》进阶课程,在衔接前序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视频内容创作。课程一共分为三个大板块,第一板块为影像板块,此板块需要同学们深度发挥影视创作的魅力,用镜头传达更具社会意义的作品。第二板块为声音板块,这个板块将深度解析声音元素在视频作品中的作用,用声音语言去叙事和表达。第三板块为命题创作板块,这个板块的作品将于各大视频赛事衔接,鼓励学生积累参赛作品,为自己的作品赋值。 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对视频拍摄制作感兴趣,《新闻摄像》、《视频采集与制作》功底较为扎实,能够完成视频作品拍摄创作。 |
| 选课说明 |
由于人数不够,只开一门课程。
| |
课程组10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网络直播实务 (1030021) | 2 | 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网络直播已从最初的娱乐形式,演变为集信息传播、商业营销、知识付费与社会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媒介形态,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数字基础设施与新兴业态。 本课程系统讲授直播内容的选题策略与制作全流程,涵盖多平台信号接入、专业麦克风使用与音频处理技巧、镜头前画面构图与灯光布置等核心内容。课程还将通过实操演练,指导你运用OBS等专业软件,集成多路摄像机信号、图片、视频片段与实时字幕,构建具备专业水准的复杂直播场景。此外,课程完整解析直播推流设备链路,从高性能电脑的选型配置,到4G/5G随身Wi-Fi、千兆有线网络等不同接入方案的稳定性保障,确保直播信号流畅、稳定地传输至千里之外的观众终端。 通过本课程学习,系统掌握直播内容策划、制作与推流的全链路能力,你将能够独立完成从创意到落地的完整直播项目;熟练运用专业软硬件搭建高质量直播场景;具备处理多信号源、保障直播稳定性的实战技能;从容应对复杂直播环境,提升内容表现力与观众体验。 |
| 选课说明 |
由于人数不够,只开一门课程。
| |
课程组11 应选学分:(2)分
| 课程(代码) | 学分 | 课程简介 |
| 全媒体营销 (1030002) | 2 | 全媒体营销是一门紧跟数字时代潮流的课程,专注于培养学生在多元化媒体环境下的营销策略和技能。本课程由具有资深全媒体营销经验的教师和业界专家共同授课,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全媒体营销实战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围绕全媒体营销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营销策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展开教学。具体内容包括:全媒体营销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趋势;各种媒体平台的特点与运用技巧;全媒体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等。同时,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全媒体营销的基本理论、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全媒体环境下的营销实践能力。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和项目任务。同时,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动态,主动探索和实践全媒体营销的新工具和策略。
|
| 选课说明 |
由于人数不够,只开一门课程。
| |
说明:
1.表格不足可以自行补充
2.本表格在确认专业选修选课模式的阶段填写
3.本表格在专业课选课阶段由学院上传至学院网站供学生选课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