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14:30—16:00,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北56公共空间二楼成功举办“对影·晤语·同行”朋辈互助心理沙龙。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齐孟翰老师、一站式社区冯莉老师、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心理协会指导老师马丹妮老师应邀出席,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协会成员及2025级全体心理委员共同参与了这场以“心灵联结、赋能成长”为核心的互动体验活动。

本次沙龙打破了传统心理培训的单向模式,以“体验式互动+朋辈交流”为核心流程,让参与者在轻松氛围中提升心理服务能力。活动伊始,全体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通过“姓名+兴趣爱好+个人喜欢的表情包”的简短分享,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建立起信任基础。



在“情绪温度计”游戏中,成员抽取情绪词汇卡片,仅凭与“身体感受”相关的提问猜测情绪类型,在问答过程中增强了对情绪的觉察与表达能力;“积极转化器”游戏中,大家围绕“考试不及格”“与好友吵架”等负面事件,迅速转换视角,给出积极解读,锻炼了正向思维与共情能力;“我们的故事接龙”环节中,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指定情绪词编织完整故事,既考验团队协作与倾听能力,也让成员在创意碰撞中感受情绪的多元表达。游戏中的惩罚环节设计巧妙,“收获一个赞美”“说出感谢”“我欣赏你”等正向任务,使“小失败”成为传递温暖与认可的契机,进一步强化了朋辈联结。






沙龙尾声,齐孟翰老师对活动进行了专业点评。她肯定了沙龙“轻松互动、贴近需求”的设计理念,认为游戏环节兼具趣味性与实操性,有效提升了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与沟通技巧。同时她建议,心理委员在今后工作中应注重“倾听为先、共情为要”,及时关注同学情绪变化,做好校园心理健康的“前哨员”。

本次朋辈互助心理沙龙以赋能心理委员为核心目标,通过体验式活动提升了心理委员的情绪觉察、正向引导与团队协作能力,搭建了朋辈交流与支持的有效平台。活动不仅帮助心理委员进一步明确了角色定位、积累了工作经验,也营造了温暖包容的校园心理氛围,为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