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062《深度报道》教学大纲

发布者:林珊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0


深度报道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深度报道

(英文)In-depth Reporting

课程代码

2030106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开课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新闻学大三学生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必修课

考核方式

X考核

选用教材

《深度报道题材、理念与方法》,曾繁旭林珊珊庄永志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01-01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 2030214 4

新闻业务综合实践 2030308 6

课程简介

《深度报道》是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深度报道课程建立在已有的新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上,本课程的内容以深度报道的采写策略为主。本课程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中的深度报道为研究对象,课程设计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模式,便于学生探究型学习。同时指导学生了解深度报道采写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从深度报道的选题、集材、思想、报道方式、叙事到深度报道的文体,解释性报道的写作,调查性报道的写作,精确性报道的写作,深度人物报道的写作等内容。

课程内容尝试从深度报道的内涵与追求、深度报道的消息源、深度报道的采访突破、深度报道的写作策略、特稿采写等角度绍深度报道的操作理念和实践策略。具体包括三个篇章:概论篇,包括深度报道的内涵、操作路径和发展轨迹;操作篇,包括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现场意识、风险意识、采访突破和写作策略;专题篇,包括调查性报道、特稿和人物类深度报道的采写。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适合新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

大纲编写人

/修订时间

2024.8

专业负责人

审定时间

2025.9

学院负责人

批准时间

2025.9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深刻理解和掌握深度报道的基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身边可发掘的深度报道选题,对消息源进行甄别。

技能目标

2

完成不同类型的深度报道标题、开头、背景材料、结尾等分解写作任务。

3

独立完成一次深度采访。

4

独立完成一篇报道的写作。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5

深度报道的主题选定、资料准备与汇报。选题自觉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料准备摈弃拿来主义,具备批判精神。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奉献社会,富有爱心,懂得感恩,自觉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具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动,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

LO2专业能力: 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信息辨识与整合分析:能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性质辨识和价值判断,具有信息选择和整合分析能力。

文稿写作与编辑:掌握各类新闻文体的写作方法,文字通顺、内容充实、有传播价值,能针对不同的媒介进行文稿的写作和编辑。

媒介应用与发展:能较好地应用多种常用传播媒介,并能与时俱进地掌握岗位所要求的新媒介技术。

LO3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应用书面或口头形式,阐释自己的观点,有效沟通。

LO4自主学习:能根据环境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能搜集、获取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学习计划、反思学习计划、持续改进,达到学习目标。

LO5健康发展:懂得审美、热爱劳动、为人热忱、身心健康、耐挫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心理健康,学习和参与心理调适各项活动,耐挫折,能承受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LO6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有质疑精神,能有逻辑的分析与批判。

能用创新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真实问题。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O1

M

5. 深度报道的主题选定、资料准备与汇报。选题自觉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料准备摈弃拿来主义,具备批判精神。

100%

LO2

H

1. 深刻理解和掌握深度报道的基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身边可发掘的深度报道选题,对消息源进行甄别。

100%

H

4. 独立完成一篇报道的写作。

60%

2. 完成不同类型的深度报道标题、开头、背景材料、结尾等分解写作任务。

40%

M

1.深刻理解和掌握深度报道的基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身边可发掘的深度报道选题,对消息源进行甄别。

100%

LO3

H

1.深刻理解和掌握深度报道的基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身边可发掘的深度报道选题,对消息源进行甄别。

40%

3. 独立完成一次深度采访。

60%

LO4

M

1.深刻理解和掌握深度报道的基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身边可发掘的深度报道选题,对消息源进行甄别。

100%

LO5

H

3. 独立完成一次深度采访。

100%

LO6

H

5. 深度报道的主题选定、资料准备与汇报。选题自觉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料准备摈弃拿来主义,具备批判精神。

100%

M

4. 独立完成一篇报道的写作。

100%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单元

教学的内容与难点

教学的知识点

能力要求

理论课时数

实践课时数

预期学习

成果

第一单元

深度报道概述

深度报道的类型


知道深度报道的类型;理解深度报道既是文体也是形式。分析不同类型的深度报道在实际报道中的应用。

了解深度报道的类型。

4


LO1

第二单元

深度报道的内涵与追求

知道何为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独立文体;理解新闻报道的层次和逻辑,深度报道对真相的追求;运用深度报道的操作路径,即“时空搅拌机”理论。

掌握深度报道的内涵和“时空搅拌机”理论。

4


LO4

第三单元

深度报道的消息源

学会借助当前AI工具

知道对消息源的关系管理方式、消息源的分类及可信度评估;理解消息源运用的基本规范、匿名消息源使用规范及伦理要求;运用获取消息源的主要途径。

掌握获取消息源的主要途径

2

2

LO1

LO3

第四单元

深度报道的采访突破

知道深度报道的采访类型,深度报道常规的阻碍因素。运用深度报道采访突破的主要策略、调查性报道的突破策略。

掌握深度报道采访的突破策略。

2

2

LO2

LO3

LO5

第五单元

深度报道的写作策略

AI写作工具运用

理解深度报道讲故事的理念,如何进行有故事意识的采访。分析深度报道的主题和结构,综合运用深度报道的文本构成与写作技巧。

学会使用AI梳理报道框架,根据采访内容生成初稿,并

掌握深度报道的文本构成与写作技巧。

2

4

LO2

LO6

第六单元

特稿、人物报道与调查性深度报道的采写

知道特稿的定义和内涵;理解特稿的主要特点和特稿的题材类型;运用特稿的写作技巧。

掌握特稿的采写技巧。

2

2

LO2

第七单元

深度报道采写实践

AI辅助选题

运用调查报道和人物深度报道的采写技巧,完成个人作品。

实践采写深度报道。


4

LO2

LO6

第八单元

深度报道作品汇报与讲解

评价学生作品汇报。

课堂讲述作品采写过程。


2

LO6


注:本课程共计32学时。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1

2

3

4

5

第一单元

深度报道概述

深度报道的类型





第二单元

深度报道的内涵与追求





第三单元

深度报道的消息源





第四单元

深度报道的采访突破





第五单元

深度报道的写作策略




第六单元

特稿、人物报道与调查性深度报道的采写





第七单元

深度报道采写实践



第八单元

深度报道作品汇报与讲解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教与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第一单元

多媒体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

经典深度作品分析

4


4

第二单元

讨论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

小组提交报道选题的新闻价值与可实施性(策划)

4


4

第三单元

多媒体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

小组提交报道选题的新闻价值与可实施性(策划)

2

2

4

第四单元

练习教学法

解决问题学习

采访练习

2

2

4

第五单元

示范教学法

解决问题学习

写作拆卸练习

2

4

6

第六单元

多媒体教学法

专题学习

深度报道作品的资料准备

2

2

4

第七单元

练习教学法

实作学习

深度报道作品


4

4

第八单元

讨论教学法

合作学习

深度报道作品


2

2

合计

16

16

32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实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1

选题策划

深度报道选题与作品分析

2

演示型

2

课堂讨论

特稿与调查性报道

2

综合型

3

课堂写作

完成不同类型的深度报道采访、标题、开头、背景材料、结尾等分解写作任务。

6

综合型

4

深度报道作品

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篇深度报道作品的资料准备、采访与写作

6

综合型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奉献社会,富有爱心,懂得感恩,自觉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具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动,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

深度报道的主题选定、资料准备与汇报。选题自觉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料准备摈弃拿来主义,具备批判精神。

1.课程经典案例选择:

课程经典案例选择结合课程思政要求,通过具体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等。

2.课程任务主题设计:

通过作品操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去挖掘作品选题、用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关照社会现实。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合计

1

2

3

4

5


X1

25%

综合考核:线上学习、深度报道选题与作品分析等

100





100

X2

25%

课堂写作


100




100

X3

50%

报道作品



30

50

20

100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不及格

59-0

X1

127

分组选择一个深度报道专栏(报纸或杂志,不包含电视专题),按线上课程讲授的模式进行深度报道选题个案分析,要求有至少两篇深度报道文章与栏目整体分析。

深度栏目样式选择典型,个案报道选择典型,选题有新闻价值,深度抵达的路径明确,参考价值高。分析到位有重点。PPT制作较精美,汇报流畅熟知内容。

深度栏目样式选择较为典型,个案报道选择较为典型,有新闻价值,深度抵达的路径较为明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分析较详细,但不够深入。PPT制作较完整,汇报流畅熟知内容。

深度栏目样式和个案报道选择较典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点和风格分析不够详细,特点提炼不足。PPT制作一般,汇报流畅度不够。作业提交不及时。

深度栏目样式和个案报道选择较典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点和风格分析不足。PPT制作不完整,汇报流畅度不够。作业提交不及时。

X2

4

请根据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情节,写作一篇有关山区邮递员的深度报道。字数不少800字。

要求:

模拟记者跟随两位(或一位)采访对象,去到深山里送邮件。

采用故事化的写作方法。

标题有亮点,用词合理。

开头写作语句通顺,信息交代全面,运用讲故事的手法,能吸引读者读下去。

写作角度能反映选题的价值,符合深度报道的选题范畴。

背景材料编辑合理。

有标题,用词较为合理。

开头写作语句较为通顺,能运用讲故事的手法,

写作角度能反映选题的价值,符合深度报道的选题范畴。

背景材料编辑较为合理。

有标题,用词一般。

开头写作比较普通,能运用讲故事的手法,

写作角度能反映选题的价值,符合深度报道的选题范畴。

背景材料编辑较为合理。

没有提交作业。

X3

356

独立完成一篇自采自写的深度报道作品,特稿、人物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均可。字数3000字以上。要求选题符合基本的新闻价值。

选题新闻价值大,时效性强,文章标题能吸引人,小标题提炼到位,文章框架清晰有逻辑。文章结构合理,文笔流畅,采访深入到位,素材丰富,可读性强,故事性强。

选题有新闻价值,有时效,文章标题较好,小标题提炼较好,结构较合理,文句通顺流畅,自采内容较丰富,人物较典型,有故事有细节。

选题有价值,有一定的时效,还需结合当下时事。文章标题还需完善,小标题提炼不足,文章结构不够清晰,文句较通顺,有自采内容但不够,采访不够深入到位。

选题一般,时效性较差,导向性不够,结构不够清晰,自采内容太少,编辑性较强。

60分以下:未交作业,或作品抄袭。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