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307《中外新闻事业史》教学大纲

发布者:林珊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0


中外新闻事业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外新闻事业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 Foreign News Media

课程代码

2030307

课程学分

2学分

课程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0

开课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新闻学大一年级

课程类别与性质

系级必修课

考核方式

1+X

选用教材

《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8月版)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新闻学概论 2030198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深入探索中外新闻传播事业的波澜壮阔历程。通过系统性地剖析新闻传播机构、载体演变、技术革新、重大事件及杰出人物,旨在揭示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势,为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镜鉴与深刻的历史洞察,培养既具备深厚专业素养,又拥有广阔人文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本课程的教学路径:1.课程将精心挑选中外新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与关键节点,尤其强化对中国,特别是上海这一新闻传播重镇的深入剖析,同时兼顾国际视野。2.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业如何与经济脉动、科技进步、政治变迁、社会演进及文化繁荣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而深刻把握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3.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本课程鼓励批判性思维,审视新闻业发展的得与失,反思当前行业现状,并以此为基点,激发学生对于新闻传播业未来的思考与展望。4.本课程致力于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涵养,通过新闻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理想人格的塑造。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当是新闻专业必修课,适合大学本科新闻学年级学生,了解一些新闻学基本原理知识的学生。

大纲编写人

任志峰

/修订时间

2024.8

专业负责人

审定时间

2024.9

学院负责人

批准时间

2024.9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有系统而完整的了解,包括新闻事业的发展概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事件、新闻史人物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

2

掌握中国新闻事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大变革、主要报刊及其特点、重要报人及其新闻活动和新闻观点。

技能目标

3

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新闻传播活动。

4

提高分析新闻史料、解读新闻历史文献的能力,以及撰写读书笔记和进行课堂讲读的能力。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5

通过了解新闻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LO3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LO7信息应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能在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工具解决问题。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O1

M

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有系统而完整的了解,包括新闻事业的发展概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事件、新闻史人物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

100%

LO2

H

H


具有专业所需的人文科学素养。

40%

掌握中国新闻事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大变革、主要报刊及其特点、重要报人及其新闻活动和新闻观点。

60%

LO3

H

提高分析新闻史料、解读新闻历史文献的能力,以及撰写读书笔记和进行课堂讲读的能力。

100%

LO7

H

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新闻传播活动。

80%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绪论

知识点:介绍中国新闻事业史的课程任务与目标,课程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理解新闻事业史在新闻学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新闻事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 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知识点: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与发展;唐宋元明清历代的主要报纸及特点;近代报刊在华南沿海、香港、上海的出现及其影响。

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系统了解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脉络和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历史时期报纸的特点及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第三单元 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第一批国人近代报刊的出现及其特点;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复兴与主要报刊特点;本时期的主要报人及其新闻活动。

能力要求:理解民族近代新闻事业产生的背景、发展概况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重要新闻事件和报人的新闻活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四单元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知识点: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大革命时期中共和革命报刊的发展情况。

能力要求:掌握新民主新闻事业形成的重要事件和报刊,理解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区别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

第五单元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知识点: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建立与新闻统治;共产党报刊在斗争中的发展;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沦陷区的新闻事业发展情况。

能力要求:了解两党新闻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峙与合作,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新闻事业的异同点及其发展原因。

第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

知识点:国统区与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共领导人的新闻观点;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及其业务建设。

能力要求:理解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新中国新闻事业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第七单元 曲折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知识点:反右斗争与“大跃进”中的新闻事业;新闻事业的调整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文化大革命”中新闻界的彻底批判和新闻宣传的特点。

能力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曲折中发展的历程,分析其中的历史教训。

教学难点:理解极“左”思潮对新闻事业的危害及其根源。

第八单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台港澳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

知识点:改革开放后新闻事业的拨乱反正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的新面貌;台港澳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概况及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新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1

2

3

4

5


绪论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

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


曲折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修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台港澳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教与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绪论

教师讲授为主,引导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基本内容和结构。

课堂提问

2


2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

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讲授与讨论结合,,结合历史文献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外报在中国的扩展和影响,以及国内新闻事业的萌芽。

课堂讨论+作业




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

讲授与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第一批国人近代报刊及其特点和作用。研究主要报刊、报人及其新闻活动和观点。

课堂提问

2


2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讲授与专题讨论,重点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闻事业及其影响。讨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及其办报思想。

课堂提问+作业

2


2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讲授与课堂讨论,分析国民党新闻统治与共产党报刊的斗争与发展。探讨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及沦陷区的新闻事业发展。

小组报告

2


2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

讲授与案例研究,分析国统区与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了解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小组讨论

2


2

曲折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修养

讲授与小组讨论,分析反右派斗争、“大跃进”及新闻事业的调整。理解极“左”思潮对新闻事业的危害。


课堂提问

2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台港澳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

讲授与专题讨论,研究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分析台港澳地区新闻事业的历史与发展。

分组研究

2


2

合计

32


32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实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1





2





3





4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绪论

通过介绍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强调新闻工作者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分析新闻事业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传播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 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探讨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对新闻伦理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分析外报在中国的影响,以及国人自办报刊的兴起,引导学生认识到新闻传播在推动民族觉醒和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 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

结合维新派办报活动,讲解新闻事业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分析清末民初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引导学生理解新闻自由与民主思想之间的关系,培养民主法治观念。


第四单元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以《新青年》为例,分析新文化运动对新闻事业的革新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介绍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共早期报刊的办报思想和实践,引导学生学习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第五单元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在宣传抗日、动员民众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介绍国共合作时期的新闻事业,引导学生理解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第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

分析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在揭露敌人、鼓舞士气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新闻工作在革命胜利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闻事业的初步建设,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培养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七单元 曲折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通过讲述反右斗争和“大跃进”中的新闻事业,引导学生认识到新闻事业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分析“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严重失误,引导学生深刻反思历史教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八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台港澳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

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的拨乱反正和快速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新闻事业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分析台港澳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认识到新闻事业在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国家认同感。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1

50%

期末考试(开卷)

X1

10%

新闻史主题评析(团队)

X2

30%

报刊史写作练习(学生组成创作团队,分工合作完成新闻史论文的撰写,成品为图文并茂电子稿,甄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X3

10%

新闻史主题梳理及评析团队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不及格

59-0

X1







X2







X3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