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创意》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视听创意 | |||||
(英文)Audio-Visual Creativity | ||||||
课程代码 | 2030807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6 | |
开课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新闻学 2023级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专业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查 | |||
选用教材 | 《视听语言创意》,蔡涛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否 | |||
先修课程 | 《新闻摄像》 | |||||
课程简介 | 教学理念本课程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引导其突破传统思维局限,以多元视角探索视听领域;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力,提升审美鉴赏力;强调团队协作与个人表达并行,鼓励学生在合作中碰撞灵感,在独立创作中彰显个性;以项目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创意构思、拍摄剪辑等技能,为其在视听创意领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塑造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课程简介《视听创意》课程将艺术理论与创意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学生熟悉视听语言的运用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整体影视艺术鉴赏力与审美性,指导学生通过互动实践与拍摄实验,掌握具体的镜头运用与音画制作技巧,并在新闻专题片、纪录片、创意短片、广告短片拍摄制作中应用,发展为传媒行业所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本课程适合为具备一定的影视艺术基础、美学基础和影视制作基础的新闻传播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开设。 | |||||
大纲编写人 | 张岩 | 制/修订时间 | ||||
专业负责人 | | 审定时间 | 2025年9月 | |||
学院负责人 | | 批准时间 | 2025年9月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知识目标 | 1 | 掌握视听语言的基础概念及其分类 了解视听语言的产生基础和基本的历史发展进程 |
2 | 掌握影视作品、新媒体短片等影像作品的鉴赏原则和策略 了解优秀影像作品的视听创作要素和运用方式 | |
技能目标 | 3 | 掌握影视短片的策划、制作、剪辑、传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熟练运用视频制作软件创制高质量视听创意作品 |
4 | 掌握新媒体短片的策划要点和传播逻辑进行创意策划 熟练运用手机端视频制作软件创制新媒体视听创意作品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5 | 以节目组团队方式开展项目实践,协同伙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具备协同创新精神 |
6 | 通过线下实践与服务,增强对媒体行业和社会现状认知, 提升社会服务及文化精品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播观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爱岗敬业,热爱所学专业,勤学多练,锤炼技能。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习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具备职业道德操守。 |
LO2专业能力: 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媒介应用与发展:能较好地应用多种常用传播媒介,并能与时俱进地掌握岗位所要求的新媒介技术。信息辨识与整合分析:能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性质辨识和价值判断,具有信息选择和整合分析能力。 |
LO5健康发展: 懂得审美,有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 LO6协同创新: 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共同完成任务。 了解行业前沿知识技术。
|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LO1 | ① | L | 通过线下实践与服务,增强对媒体行业和社会现状认知,提升社会服务及文化精品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播观 | 100% |
LO2 | ④ | H | 掌握视听节目策划、制作、传播的原理和方法 | 20% |
掌握电脑端和手机端视频制作技能,能够创制高质量视听作品并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 80% | |||
⑥ | M | 了解视听语言基础知识和发展历史 | 20% | |
能够提供视听节目制作服务,开展网络影音创新创业及社会服务活动 | 80% | |||
LO6 | ① | H | 以节目组团队方式开展项目实践,协同伙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育协同创新精神 | 100% |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何为视听创意? 一、基础理论 1.视听语言的定义 2.视听语言的分类 3.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 二、经典案例赏析与互动讨论 预期成果:掌握视听语言的基础概念,以及本门课程框架体系与考核要求 教学难点:系统掌握课程教学体系 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2 第二单元 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景别、角度、焦距与景深 一、基础理论 1.景别与角度的概念 2.掌握景别的功能和意义 3.角度的功能 4.视场角和景深的概念 二、经典案例赏析与互动讨论 预期成果:了解影响视场角和景深的因素,掌握视场角和景深的功能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掌握视场角和景深的功能和艺术表现力 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2 第三单元 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构图、光线与色彩、运动与场面调度 一、基础理论 1.光的认识历程与类型 2.光的画面造型效果与艺术功能 3.影调的概念及功能 4.色彩的感情倾向 二、经典案例赏析与互动讨论 预期成果:准确分析光影与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明确场面调度的概念,掌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准确分析色彩、光影、场面调度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2 第四单元 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影视声音概述、声画关系、人声、音响和音乐 一、基础理论 1.影视声音的基本概念 2.影视声音的核心要素 3.影视片段声画关系 预期成果:能够清晰判断人声、音响和音乐的表现方式; 能够准确分析影视片段声画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分析影视片段声画关系 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2 第五单元 基础理论与实践:剪辑策略与技巧 一、基础理论 1.剪辑诞生与发展史 2.影视剪辑逻辑与基本策略 3.新媒体剪辑逻辑与基本策略 二、课堂实践 1.掌握线性、非线性剪辑基本原理; 2.掌握手机端软件视频剪辑制作技巧 预期成果:熟悉不同导演剪辑手法的运用特色,掌握视频剪辑制作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线性、非线性及手机端软件视频剪辑制作技巧 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2 第六单元 视听创意实践:节目创意策划 新媒体创意短视频脚本撰写、展示与答辩 预期成果:了解不同类型影像作品的创意策略与传播要素; 掌握短视频策划与创制思路 教学难点:节目脚本的策划和撰写 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4 第七单元 视听创意汇报:节目制作与展示 新媒体创意短视频作品制作、展示与答辩 预期成果:学生根据前期的节目策划,完成相关影像作品的拍摄和剪辑制作; 按照整体宣传策略完成标题和宣传文案撰写; 作品汇报展示与作品互评 教学难点:创意视听节目制作与传播 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4
|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 1 | 2 | 3 | 4 | 5 | 6 |
第一单元 何为视听创意? | √ |
|
|
|
|
|
第二单元 景别、角度、焦距与景深 |
| √ | √ |
|
|
|
第三单元 构图、光线与色彩、运动与场面调度 |
| √ |
| √ |
|
|
第四单元 影视声音概述、声画关系、人声、音响和音乐 |
| √ |
|
|
|
|
第五单元 剪辑策略与技巧 |
|
| √ | √ |
|
|
第六单元 视听创意实践:节目创意策划 |
| √ | √ |
|
|
|
第七单元 视听创意汇报:节目制作与展示 |
|
|
| √ |
| √ |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 教与学方式 | 考核方式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
第一单元 何为视听创意? | 讲授、讨论、赏析 | 课堂互动表现 | 2 | 2 | 2 |
第二单元 景别、角度、焦距与景深 | 讲授、讨论、赏析 | 课堂互动表现 | 2 | 2 | 4 |
第三单元 构图、光线与色彩、运动与场面调度 | 讲授、讨论、赏析 | 课堂互动表现 | 2 | 2 | 4 |
第四单元 影视声音概述、声画关系、人声、音响和音乐 | 讲授、讨论、赏析 | X1:视听语言作品赏析(个人) | 2 | 2 | 4 |
第五单元 剪辑策略与技巧 | 讲授、实践。赏析 | 课堂互动表现 | 2 | 2 | 4 |
第六单元 视听创意实践:节目创意策划 | 讲授、实践 | X2: 视听创意节目策划与汇报(团队) | 2 | 4 | 6 |
第七单元 视听创意汇报:节目制作与展示 | 汇报、互评 | X3:新媒体视听创意节目制作 | 2 | 4 | 6 |
合计 | 12 | 20 | 32 |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 实验 时数 | 实验 类型 |
1 | 视频拍摄和剪辑 | 熟练掌握电脑端线性、非线性软件及手机端软件视频剪辑制作技巧 | 4 | 综合型 |
2 | 视听创意 节目策划 | 结合视听艺术创意、团队分工、传播方式与效果等因素策划一档视听创意节目 | 4 | 综合型 |
3 | 新媒体视听创意节目制作 | 根据新媒体平台类型和要求,制作并发布一档新媒体视听创意节目 | 8 | 综合型 |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
1、在内容选题和设计中传递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和政治素养,鼓励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当代青年学子积极地社会风貌; 2、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和走上街头,积极洞察社会发展变化,捕捉和弘扬身边优秀的人事物,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媒体使命感。 |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 ||||
X1 | 30% | 视听创意作品赏析(个人) |
| 20 | 40 | 40 |
|
| 100 | |
X2 | 30% | 视听创意节目策划(团队) | 10 | 20 | 20 | 20 | 20 | 10 | 100 | |
X3 | 40% | 新媒体视听创意节目 制作与呈现(团队) |
| 20 | 40 | 40 |
|
| 100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