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新媒体运营 | |||||
New Media Operation | ||||||
课程代码 | 2030811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8 | 实践学时 | 24 | |
开课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新闻学B24-1、2、3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专业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查 | |||
选用教材 | 《新媒体运营》秋叶,中国邮政出版社2022年版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否 | |||
先修课程 | 无 | |||||
课程简介 | 《新媒体运营》是因新媒体传播事业的勃然兴起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型、技能型课程。《新媒体运营》主要研究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通过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新媒体运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新媒体产业发展及市场格局,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发布流程以及盈利模式。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以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实践平台“Hello 临港”微信公众号为依托,让学生在仿真的新媒体运营场景中操练、学习,集体运营该公众号。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去理解、掌握、深化新媒体传播的普遍规律,熟悉新媒体的运作机制,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为学生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本课程适合传播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 |||||
大纲编写人 | | 制/修订时间 | 2024.1 | |||
专业负责人 | | 审定时间 | 2024.3 | |||
学院负责人 | | 批准时间 | 2024.3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知识目标 | 1 | 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掌握新媒体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
技能目标 | 2 | 能够围绕新媒体议题,进行采访并撰写采访报告 |
3 | 能够撰写符合新媒体平台要求的资讯稿 | |
4 | 能够撰写符合新媒体平台要求的人物报道 | |
5 | 能够集体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6 | 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自然和谐,明确爱国、诚信、敬业、友爱的精神,建立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价值观。培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开拓创新、协同合作的意识。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⑤爱岗敬业,热爱所学专业,勤学多练,锤炼技能。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习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具备职业道德操守。 |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信息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
LO3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②应用书面或口头形式,阐释自己的观点,有效沟通。 |
LO6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①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共同完成任务。 ④了解行业前沿知识技术。 |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L01 | ⑤ | H | 6.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自然和谐,明确爱国、诚信、敬业、友爱的精神,建立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价值观。培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开拓创新、协同合作的意识。 | 100% |
L02 | ④ | H | 3.能够撰写符合新媒体平台要求的资讯稿 | 50% |
4.能够撰写符合新媒体平台要求的人物报道 | 50% | |||
L03 | ② | H | 2.能够围绕新媒体议题,进行采访并撰写采访报告 | 100% |
L06 | ① | H | 5.能够集体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 | 100% |
④ | M | 1.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掌握新媒体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 100% |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一)各实验项目的基本信息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实验类型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
1 | 主题采访报告 | ④综合型 | 1 | 4 | 5 |
2 | 人物报道 | ④综合型 | 1 | 4 | 5 |
3 | 资讯写作 | ④综合型 | 1 | 4 | 5 |
4 | 运营“Hello 临港”微信公众号 | ④综合型 | 2 | 12 | 14 |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
(二)各实验项目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
实验1:主题采访报告 |
围绕相关主题,形成一份采访提纲,至少对3名对象进行采访,并形成一篇500字以上的采访报告,需包括:采访主题、采访目的、采访方法、采访提纲、采访札记。 |
实验2:人物报道 |
采用多元化的采访方式,对某个人物进行全景式或片段式采访,并形成一篇800字以上的报道,需主题明确、人物形象、语言流畅、图文结合。 |
实验3:资讯写作 |
请以课堂活动或一周内的校园事件为选题,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资讯稿,使用倒金字塔结构。 |
实验4:运营微信公众号 |
根据传播学专业学生实践平台微信公众号的总体要求,结合所在小组,如资讯组、生活组、电台组、影音组、热议组的具体要求进行创作,维护公众号的运营。 |
(三)各实验项目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实验项目名称 | 1 | 2 | 3 | 4 | 5 | 6 |
主题采访报告 | √ | √ |
|
|
|
|
资讯写作 |
|
| √ |
|
|
|
人物报道 |
|
|
| √ |
|
|
运营微信公众号 | √ |
|
|
| √ | √ |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工具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通过理论讲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使用观念,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运营观,并能够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通过指导学生集体运营“Hello 临港”微信公众号,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诚信尽责、爱岗敬业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使用新媒体平台生产和传播信息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应该结合有内涵、有意义的文化内容制作,才能更好地契合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 |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 |||
X1 | 15% | 主题采访报告 | √ | √ |
|
|
|
| 100 |
X2 | 20% | 资讯写作 |
|
| √ |
|
|
| 100 |
X3 | 20% | 人物报道 |
|
|
| √ |
|
| 100 |
X4 | 20% | 运营微信公众号作品 | √ |
|
|
| √ | √ | 100 |
X5 | 25% | 微信公众号运营小结 | √ |
|
|
|
| √ | 100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