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704《围棋棋力测评》教学大纲

发布者:林珊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0


围棋棋力测评》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围棋棋力测评

(英文)Go strength evaluation

课程代码

2030704

课程学分

1

课程学时

16

理论学时

8

实践学时

8

开课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传播学(围棋)第7学期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查

选用教材

围棋棋力增强读本》、《围棋段位训练与测评指南》、《围棋段位自测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围棋技艺120350084学分)、《围棋技艺220350094学分)、《围棋教育学》20306963学分)

课程简介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艺术瑰宝,有着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关于弈秋教诲弟子如何专心学棋的文字记载。进入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中国围棋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启蒙和发展,国际、国内各种高规格围棋赛事层出不穷。如今,围棋已发展成为国际比赛的主要棋种之一。

围棋中布局、定式、死活、手筋、官子、全局观等专项的学习与测评是对围棋爱好者自身棋力水平做全面测评的标准。掌握科学系统的围棋学习和测评方法,对了解、评定某个体或群体的围棋水平大有裨益。因此,针对于围棋爱好者的教学模式和测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需要考查学生对于围棋棋力构成要素、评价的定义,方式,标准等知识概念的理解,并最终完成棋力测评设计,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围棋学习测评方法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为面向传播学(围棋)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开设的系级选修课,旨在提升学生围棋专业教学能力,增强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大纲编写人

(签名)

/修订时间

2024.5

专业负责人

(签名)

审定时间

2024.6

学院负责人

(签名)

批准时间

2024.6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理解围棋棋力构成要素、评价的定义,方式,标准等知识概念。

技能目标

2

独立完成围棋段位自测试题,至少达到业余1段水准。

3

针对围棋棋局某一版块的棋力提升作出分析和建议。

4

通过借助AI教学工具,设计出针对特定水平区间围棋爱好者棋力测试的自测试题。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5

培养深厚的围棋文化素养,细致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专业扎实的围棋棋力水平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2专业能力具备传播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体系以及跨文化传播能力,熟悉国内外围棋普及的现状、趋势以及传播规律,能够胜任围棋竞技与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品牌宣传、教育咨询、市场推广等工作。

围棋棋力达到业余段位水平,熟练掌握围棋规则和围棋术语。能够理解棋局进程并擅长于围棋选手沟通。

LO4自主学习:能根据环境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能搜集、获取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学习计划、反思学习计划、持续改进,达到学习目标。

LO7信息应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能在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工具解决问题。

能够使用适合的工具来搜集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鉴别、判断与整合。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O2

H

理解围棋棋力构成要素、评价的定义,方式,标准等知识概念。

20%

独立完成围棋段位自测试题,至少达到业余1段水准。

30%

培养深厚的围棋文化素养,细致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专业扎实的围棋棋力水平

50%

LO4

M

针对围棋棋局某一版块的棋力提升作出分析和建议。

100%

LO7

M

通过借助AI教学工具,设计出针对特定水平区间围棋爱好者棋力测试的自测试题。

100%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围棋棋力构成要素、评价的定义,方式,标准

教学目标:了解如何对围棋棋力构成要素进行测评

教学重点:1.围棋棋力的能力要素与各板块领域之间的二元化说明

2.不同段级位水平围棋棋力的测评方式

3.围棋棋力测评标准


第二单元 围棋布局定式、死活对杀、手筋棋形、序盘中盘方向选择测评

教学目标:了解围棋各板块内容测评与棋力提升的关系

教学重点:1.通过围棋段位自测测试水准

2.针对围棋某一版块内容的棋力提升作出分析或建议


第三单元 围棋棋力测评的内容

教学目标:了解AI时代围棋棋力测评设定的意义、作用

教学重点:1.AI时代下的围棋理念

2.实战对局过程中的AI理论运用

3.围棋棋力测评设计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1

2

3

4

5

第一单元 围棋棋力构成要素、评价的定义,方式,标准





第二单元 围棋布局定式、死活对杀、手筋棋形、序盘中盘方向选择测评



第三单元 围棋棋力测评的内容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教与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第一单元 围棋棋力构成要素、评价的定义,方式,标准

理论讲授、小组讨论

过程性考查

2

0


第二单元 围棋布局定式、死活对杀、手筋棋形、序盘中盘方向选择测评

理论讲授、棋力自测、小组讨论

过程性考查

2

4


第三单元 围棋棋力测评的内容

理论讲授、棋力测试分析与设计、小组讨论

过程性考查

4

4


合计

8

8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实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1





2





3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围棋文化素养,细致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专业扎实的围棋棋力水平掌握科学系统的围棋学习和测评方法,对了解、评定某个体或群体的围棋水平大有裨益。因此,针对于围棋爱好者的教学模式和测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本课程致力于引导学生提升专业围棋教学与测评能力,通过围棋棋力测评案例,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热爱所学专业,勤学多练,锤炼技能。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合计

1

2

3

4

5


X1

50%

棋力测评设计




80

20

100

X2

30%

专项水平提升报告



80


20

100

X3

20%

传统围棋棋力测试

20

70



10

100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不及格

59-0

1







X1







X2







X3







X4







X5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