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公共关系学 | |||||
(英文)Public Relations | ||||||
课程代码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6 | |
开课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查 | |||
选用教材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吴少华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2404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否 | |||
先修课程 | 无 | |||||
课程简介 | 本课程注重应用技术性,同时结合人工智能AI辅助课程教学,课程内容涵盖公共关系概述、公共关系机构和人员、公共关系客体、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企业标识与整合营销传播、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和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等章节内容。同时,课程教学中设置了案例分析、视野拓展等实践性内容,为启发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课程强调公共关系的学术理论,同时也通过综合实训项目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有助于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专业基础。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本课程对学习基础、年级等无特殊限制。 | |||||
大纲编写人 |
| 制/修订时间 | 2025.8 | |||
专业负责人 |
| 审定时间 | 2025.8 | |||
学院负责人 |
| 批准时间 | 2025.8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知识目标 | 1 | 通过对公共关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使学生能够借助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段构思、设计策划和制定公共活动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进行信息沟通,协调解决事务矛盾,从而有序推进工作进程。 |
技能目标 | 2 | 学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及危机公关应对,增强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效沟通,有效进行品牌形象建设或维护。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3 | |
4 | 在公共关系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中,了解国内外行业前沿知识技术,学习相关案例,学会团队协作,具有创新意识。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L01 | ③ | H | 通过公共关系学的内容和成果,增强学生爱党爱国、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坚定意识。奉献社会,富有爱心,懂得感恩,自觉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动。 | 100% |
L02 |
④ | M | 通过对公共关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使学生能够借助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段构思、设计策划和制定公共活动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进行信息沟通,协调解决事务矛盾,从而有序推进工作进程。
| 100% |
LO3 | ② | M | 学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及危机公关应对,增强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效沟通,有效进行品牌形象建设或维护。 | 100% |
L06 | ④ | M | 在公共关系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中,了解国内外行业前沿知识技术,学习相关案例,学会团队协作,具有创新意识。 | 100% |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课程要点及考核方式简介 2)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 3)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4)公共关系的历史和发展 2、教学要求: 重点: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构成要素 难点: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二单元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通过AI技术更好的进行PR专题活动案例搜集、细节和深度分析研究,以及PR专题活动项目模拟实训) 1、教学内容: 2)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3)公共关系机构与人员 5)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5)公共关系新闻宣传 6)公共关系传播 7)新闻发布会实训 8)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实训 2、教学要求: 重点:新闻发布会及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原理理解及方案策划 难点:新闻发布会及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综合实训 第三单元 公共关系危机应对 (通过AI技术更好的进行危机公关个案搜集、细节和深度分析研究,以及危机公关应对模拟实训) 1、教学内容: 1)了解公关危机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2)理解公关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危机处理的重要性 3)掌握危机管理的特性、程序、原则及其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 4)公共关系危机应对实训 2、教学要求: 重点:理解并掌握公共关系危机判断方法和应对方法 难点:如何应对公共关系危机 |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 1 | 2 | 3 | 4 |
第一单元 公共关系概述
| √ | √ |
| √ |
第二单元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
| √ | √ | √ |
第三单元 公共关系危机应对 | √ | √ | √ |
|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 教与学方式 | 考核方式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
第一单元 公共关系概述 |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二单元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 | 过程性考查 | 10 | 10 | 20 |
第三单元 公共关系危机应对
|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 | 过程性考查 | 4 | 6 | 10 |
合计 | 16 | 16 | 32 |
1、授课和实训中,通过公关优秀案例分析或学生主题活动实训中,引导学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党爱国、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坚定意识。 2、理论学习及实训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新,严守公关传播原则。教学内容以及作业均注重引导学生奉献社会,富有爱心,懂得感恩,自觉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动。 |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1 | 2 | 3 | 4 |
| |||
30% | 15 | 30 | 25 | 30 | 100 | ||
X2 | 40% | 20 | 30 | 30 | 20 | 100 | |
X3 | 30% | 20 | 30 | 30 | 20 | 100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