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文案写作》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广告文案写作 | |||||
(英文)Advertising Copywriting | ||||||
课程代码 | 2030119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0 | |
开课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广告学B24-1 广告学B24-2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专业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
选用教材 | 《广告文案写作(第2版)》,ISBN:9787313226099 王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否 | |||
先修课程 | 广告学概论、基础写作 | |||||
课程简介 | 广告文案写作在广告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广告文案是市场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活动成果的体现与凝结。广告文案作为广告的表现环节,是广告作品中最具说服力的主题信息,是广告创意的文字符号化,是对广告创意的深化,能有效地提高受众对广告作品的记忆力,关系着广告效果。 广告文案写作人员是广告业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职业岗位,需要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字功底,肩负着将市场营销与广告策划的思路,将产品卖点、广告诉求点,策划与设计人员的画面的表现匹配相关新颖创意和传神的文字予以表达。所以,《广告文案写作》是广告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建议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时选修本课程。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掌握现代广告文案写作的一般理论和写作过程、写作技巧,获取必备的广告文案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为毕业作业(设计)的写作做好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一是系统讲授有关广告文案各构成的要素、文案创意及各媒体广告文案的写作技巧等基本理论,使大家有一个较为系统而比较明晰的把握。如平面广告、互联网广告提供文字写作,包括画面构想中的广告语言的表现内容(如标题、引文、正文、随文,广告语)等;为电视片制作提供文字脚本(音效、旁白、字幕等);广播录音提供文字脚本(音效、广播稿、旁白等);互联网广告(微信公众号、H5等)文案写作系统知识。 二是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古文、古诗歌、散文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扩大纵向、横向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字功底,并鉴赏和学习广告大师经典文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使学生能驾驭各种文体和多种语言风格,如语法、修辞、逻辑。培养严谨而扩散的创意思维能力,夯实广告文案创作的基础。能根据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体现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进行广告文案创意,这是广告文案写作的先导和基础。 三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用大量的案例来指导学生进行广告文案的写作训练(单项训练、综合训练)。广告文案写作与广告画面的设计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应当将广告文案写作与广告画面设计的技能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解读广告作品设计画面的思路去创作文案。在机房实操解读广告设计画面与写作广告文案中掌握最基本的各类广告文案创作技巧。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较为熟练的写作技巧。要言之,要提高写作能力,靠的就是多读、多想、多写、多改。 | |||||
大纲编写人 |
| 制/修订时间 | 2025年8月 | |||
专业负责人 | 审定时间 | 2025年9月 | ||||
学院负责人 | (签名) | 批准时间 |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知识目标 | 1 | 掌握广告学、市场营销学、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
2 | 解读广告作品设计画面的创意思路、诉求点、沟通点,能创作广告文案、广告语的作品,并进行广告发布、推广活动策划。 | |
技能目标 | 3 | 具备广告创意文案创作,及与创意图形结合技能。 |
4 | 能根据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并设计学习计划。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5 | 诚信尽责,为人诚实,信守承诺,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勇于担责。根据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构建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进行广告文案创意联想。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④诚信尽责,为人诚实,信守承诺,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勇于担责。 |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某项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③具有进行广告发布、推广活动策划能力。 |
LO4自主学习:能根据环境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①能根据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并设计学习计划。 |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L01 | ④ | H | 诚信尽责,为人诚实,信守承诺,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勇于担责。根据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构建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进行广告文案创意联想。 | 100% |
L02 | ③ | H | 掌握广告学、市场营销学、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 40% |
解读广告作品设计画面的创意思路、诉求点、沟通点,能创作广告文案、广告语的作品,并进行广告发布、推广活动策划。 | 30%
| |||
具备广告创意文案创作,及与创意图形结合技能。 | 20% | |||
L04 | ① | L | 能根据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并设计学习计划。 | 10% |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广告文案的定义、分类(按目的、媒介等)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广告文案写作的基本流程(从战略熟悉到构思)与核心原则(真实、准确等)。 ·不同诉求类型文案(理性、感性)的特征及案例分析。 预期学习成果: ·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广告文案,判断其优劣。 ·初步掌握文案写作原则,可撰写 100 字以内简单产品文案。 |
第二单元:广告策略与文案写作 主要教学内容: ·产品策略(定位、生命周期)对文案的影响及案例(如导入期 vs 成熟期文案差异)。 ·市场策略(目标人群、促销)与文案的适配性(如 Z 世代 vs 宝妈语言风格)。 ·媒介策略(选择与搭配)及表现策略(理性、情感等 11 种类型)的应用。 预期学习成果: ·能结合产品定位分析文案策略,为新产品设计定位文案框架。 ·掌握不同媒介特性与文案风格的匹配逻辑。 |
第三单元:广告文案写作语言 主要教学内容: ·三大语言类型(书面、口头、文学语言)的特征及适用场景。 ·语言创新维度(语义、语形、语音、句式)及典型案例。 ·20 种常用修辞(比喻、双关等)在文案中的具体应用。 预期学习成果: ·能根据媒介选择适配语言类型(如短视频用口头语言)。 ·可运用至少 3 种修辞撰写 100 字以内文案片段。 |
第四单元:广告文案写作文体 主要教学内容: ·五大核心文体(记叙体、说明体、论说体、描写体、文艺体)的定义与特征。 ·各文体细分类型(如记叙体的新闻式、对话式)及案例对比。 ·文体与媒介、受众的适配原则(如广播多用对话式记叙体)。 预期学习成果: ·能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文体撰写文案(如工业品用说明体)。 ·可将同一信息改写为不同文体,分析传播效果差异。 |
第五单元:广告文案写作基本结构 主要教学内容: ·三大结构类型(完整型、不完整型、系列型)的核心特征。 ·标题、正文、口号的写作原则及相互区别(如标题 vs 口号功能)。 ·系列文案的连贯性设计与主题统一技巧。 预期学习成果: ·能识别并拆解文案结构,补全不完整型文案。 ·可撰写包含标题、正文、口号的完整型文案。 |
第六单元:常用广告文案基本范式 主要教学内容: ·软广告文案的隐性说服技巧(切入点、情感共鸣)及案例。 ·系列广告文案的主题统一与形式变化逻辑(悬念式、场景式等)。 ·长广告文案的结构设计(开头吸引、中间论证、结尾升华)。 预期学习成果: ·能将硬广告改写为软广告,设计 3 条连贯系列文案。 ·可撰写 800 字以上长文案,体现信息分层与情感递进。 |
第七单元:平面媒体广告文案写作 主要教学内容: ·报纸广告的版面特征(通栏、半版等)及文案简洁性要求。 ·杂志广告的圈层适配(如时尚类用感性语言,科技类用理性表达)。 ·海报文案的视觉化表达(短标题、痛点标语)与行动引导。 预期学习成果: ·能根据报纸版面撰写适配文案,为杂志设计圈层化文案。 ·可创作海报文案,3 秒内抓住受众注意力。 |
第八单元:电视广告文案写作 主要教学内容: ·电视广告的视听要素(画面、字幕、语声、音乐、音响)协同逻辑。 ·不同时长(5 秒、15 秒、30 秒)脚本的写作要点(如 5 秒突出品牌)。 ·蒙太奇思维(叙事、表现)在情节设计中的应用。 预期学习成果: ·能撰写 15 秒、30 秒电视广告脚本,体现声画配合。 ·可运用蒙太奇手法设计广告情节,强化传播效果。 |
第九单元:广播广告文案写作 主要教学内容: ·广播广告三要素(人声、音乐、音响)的协同运用(如角色化人声)。 ·常见文体(对话体、故事体等)及口语化、重复等写作要求。 ·无画面依托的听觉想象构建技巧(如用 “咔嚓声” 表现酥脆)。 预期学习成果: ·能分析广播广告三要素的运用效果,规避歧义表达。 ·可撰写 30 秒广播广告脚本,体现 “听觉优先” 原则。 |
第十单元:新媒体广告文案写作 主要教学内容: ·主流平台(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的特性及文案适配原则。 ·新媒体文案的标题技巧(悬念、痛点、热点植入)与传播逻辑。 ·多平台文案矩阵设计(如公众号长文 + 抖音短文案联动)。 预期学习成果: ·能为不同平台撰写适配文案(如小红书用种草式长文)。 ·可设计具有传播裂变潜力的文案(如互动话题、福利引导)。 |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 1 | 2 | 3 | 4 | 5 |
第一单元:广告文案写作概述 | √ | √ |
|
| √ |
第二单元:广告策略与文案写作 | √ | √ | √ | √ |
|
第三单元:广告文案写作语言 | √ | √ |
|
|
|
第四单元:广告文案写作文体 | √ | √ |
|
|
|
第五单元:广告文案写作基本结构 | √ | √ | √ | √ |
|
第六单元:常用广告文案基本范式 | √ | √ | √ | √ |
|
第七单元:平面媒体广告文案写作 |
|
| √ | √ |
|
第八单元:电视广告文案写作 |
|
| √ | √ |
|
第九单元:广播广告文案写作 |
|
| √ | √ |
|
第十单元:新媒体广告文案写作 |
|
| √ | √ | √ |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 教与学方式 | 考核方式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
第一单元:广告文案写作概述 |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问答互动、课堂讨论 | 课堂提问 | 2 | | 2 |
第二单元:广告策略与文案写作 |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随堂练习 | 课堂提问、课后作业(X2) | 4 | | 4 |
第三单元:广告文案写作语言 |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问答互动、随堂练习 | 课堂提问、课后作业 | 2 | | 2 |
第四单元:广告文案写作文体 |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随堂练习 | 考核X2、课堂提问、课后作业 | 4 | | 4 |
第五单元:广告文案写作基本结构 |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问答互动、随堂练习 | 课堂提问、课后作业 | 2 | | 2 |
第六单元:常用广告文案基本范式 | 理论讲授、问答互动、随堂练习、小组任务 | 课堂提问、课后作业(X3) | 4 | | 4 |
第七单元:平面媒体广告文案写作 |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问答互动、随堂练习 | 课堂提问、课后作业 | 2 | | 2 |
第八单元:电视广告文案写作 |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随堂练习 | 课堂提问、课后作业 | 4 | | 4 |
第九单元:广播广告文案写作 |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问答互动、随堂练习 | 课堂提问、课后作业 | 2 | | 2 |
第十单元:新媒体广告文案写作 |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随堂练习 | 课堂提问 | 4 | | 4 |
总复习 | 期末复习 | 考核X3 | 2 | | 2 |
合计 | 32 |
| 32 |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 实验 时数 | 实验 类型 |
1 |
|
|
|
|
2 |
|
|
|
|
3 |
|
|
|
|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
爱党爱国方面结合公益广告文案教学,选取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等主题案例,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与时代精神,在文案中融入家国情怀,如为非遗传承、红色旅游撰写宣传文案,培养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 职业道德方面以虚假广告案例为反面教材,强调文案真实性原则,要求学生在创作中拒绝夸大宣传、数据造假,恪守 “不误导消费者” 的底线,树立 “以诚信为基” 的职业操守,理解文案的社会影响与伦理责任。 专业技能方面通过分析 “中国制造”、“大国品牌” 等正能量广告的文案策略,训练学生将专业技能与国家发展结合,如为国产科技产品撰写突出自主创新的文案,提升用专业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 |||
1 | 40% | 开卷考试 | 15 | 25 | 20 | 25 | 15 | 100 |
X1 | 10% | 考勤、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 | 30 | 30 | 20 | 10 | 10 | 100 |
X2 | 20% | 广告文案作品创作 | 30 |
| 30 | 20 | 20 | 100 |
X3 | 30% | 优秀广告文案及失败广告文案案例分析 |
| 30 | 30 |
| 40 | 100 |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 课 程 目
| 考核要求 | 评价标准 | |||
优 100-90 | 良 89-75 | 中 74-60 | 不及格 59-0 | |||
X1 |
|
|
|
|
| |
X2 |
|
|
|
|
|
|
X3 |
|
|
|
|
|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