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317《平面设计》教学大纲

发布者:林珊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 平面设计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平面设计

(英文)Graphic Design

课程代码

2030317

课程学分

2.0

课程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开课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大二学生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必修

考核方式

考查

选用教材

杜洪亮著,《平面广告设计实用基础教程》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8月版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摄影基础》

课程简介

一、目的

  1. 背景与意义

    • 背景:随着网络传播和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平面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网页、广告、品牌识别还是产品包装,都需要专业的平面设计来传达信息和增强视觉效果。

    • 意义:平面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创意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专业的设计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2. 必要性

    • 对于学生来说,平面设计课程是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基本的平面设计技能也能提升他们在职场中的竞争力,满足跨学科合作的需求。

  3. 作用与地位

    • 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平面设计课程是入门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新媒体技术创作、网页设计、视频采集与制作等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整个专业教育中,平面设计课程扮演着培养学生基础设计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角色,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内容

  1. 研究对象

    • 平面设计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元素(如色彩、字体、图形等)、设计原则(如对齐、对比、空白等)以及设计流程等。

  2.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 课程设计: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教学注重设计原理的传授,实践操作则强调技能的训练和项目的完成。

    •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项目驱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课程内容描述

    • 本课程将涵盖从设计基础到高级技能的所有方面,包括设计软件的使用、设计流程的讲解、设计项目的实践等。

    • 学生将通过完成一系列的项目,逐步掌握平面设计的核心技能。

  4.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 在平面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如通过设计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强调设计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体会到设计的力量和影响。

三、预期成果

  1. 学生增值性学习成果

    • 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技能,如排版、配色、图形处理等。

    • 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能够独立完成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设计作品。

    • 学生将具备跨学科合作的能力,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人才共同完成项目。

  2. 对学生成长成才、职业发展的功能与作用

    • 通过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能够在设计、品牌、传播等相关行业中找到满意的工作。

    • 课程将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理念,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大二学习。

    • 学习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观念和鉴别能力,能够欣赏和评价优秀的设计作品。此外,对于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也需要有所了解。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能够提出新颖独特的设计方案。

    • 需要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需要耐心地完成每一个设计细节。同时也需要具备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团队项目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大纲编写人

(签名)

/修订时间

2023.12

专业负责人

(签名)

审定时间

2024.1

学院负责人

(签名)

批准时间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理解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了解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制作流程。

技能目标

2

能够熟练使用PSAI进行设计。

3

能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包括排版、配色、图形处理等。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5

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使其在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6

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自然和谐,明确爱国、诚信、敬业、友爱的精神,建立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价值观。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某项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具有专业所需的人文科学素养;

新媒体内容生产所必备的,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职业素养;

新媒体的核心理论及运作的基本技能。

LO7信息应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能在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工具解决问题。

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专业文献检索;

能够使用适合的工具来搜集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鉴别、判断与整合。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O1

M

6. 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自然和谐,明确爱国、诚信、敬业、友爱的精神,建立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价值观。

100%

LO2

①②③

H

1. 理解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了解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制作流程。

20%

2. 能够熟练使用PSAI进行设计。

60%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20%

LO7

①②

M

3. 能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包括排版、配色、图形处理等。

60%

5. 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使其在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40%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概述与设计原理

知识点:1.1平面设计的概念;1.2平面设计原则;1.3平面设计的形式法则。

能力要求:1.1能够说出平面设计的概念;1.2能够掌握平面编排设计的含义;1.3 能够理解编排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1.1平面设计概念的内涵;1.2编排设计的形式美法则;1.3空间的编排构成。

第二单元 设计流程

知识点:2.1平面设计基本程序;2.2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2.3平面设计的运用类型。

能力要求:2.1能够理解平面设计基本程序;2.2能够综合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2.3能够掌握平面设计的各种材料特点。

教学难点:2.1纸张材料运用;2.2出血与拼版;2.3印刷工艺的熟悉。

第三单元 文字的应用

知识点:3.1中文字体和字符规格;3.2字距、行距;3.3文字编排设计。

能力要求:3.1 能够概述标题与正文的编排的特点;3.2能够掌握文字元素的设计功能与构成形式;3.3能够理解文字图形化表现。

教学难点:3.1中文字体的选择和使用;3.2文字编排的基本形式;3.3文字图形化表现。

第四单元 图像的处理

知识点:4.1图片的编排构成;4.2图形图像处理;4.3编排设计色彩。

能力要求:4.1能够掌握图片形态的处理形式;4.2 能够掌握图形图像的处理方法;4.3能够理解配色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4.1图形面积、块状组合与散点组合;4.2 PS处理图形图像;4.3有效的版面配色、色调的统一与节奏。

第五单元 图文关系

知识点:5.1编排设计的视觉流程;5.2网格设计的方法和技巧;5.3主题联想、素材整理及前期草图构思;5.4进行作品设计及排版制作(学生创作,教师指导修改。)

能力要求:5.1 能够掌握图文混合编排的规则;5.2能够掌握网格设计的方法和技巧;5.3能够针对主题进行素材的制作与整理;5.4能够综合图文混合编排技巧进行编排设计创作。

教学难点:5.1平面设计的视觉流程;5.2网格设计的方法和技巧;5.3图文编排方法的综合应用

第六单元 综合运用

知识点:6.1优秀作品赏析;6.2进行作品设计及排版制作(学生创作,教师指导修改。);6.3创意表现作品的最终完善(学生创作,教师指导修改)。

能力要求:6.1能够理解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6.2能够针对主题进行素材的制作与整理;6.3能够综合设计技巧进行平面设计创作;6.4能够掌握整个作品的调整优化能力。

教学难点:6.1设计思路的理解;6.2 设计技法的学以致用;6.3 课程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1

2

3

4

5

6

第一单元

概述与设计原理





第二单元

设计流程



第三单元

文字的应用

第四单元

图像的处理

第五单元

图文关系

第六单元

综合运用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教与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第一单元:概述与设计原理

启发式+案例分析

考查

2

0

2

第二单元:设计流程

启发式+案例分析+实操练习

考查

2

0

2

第三单元:文字的应用

启发式+案例分析+实操练习

考查

3

3

6

第四单元:图像的处理

启发式+案例分析+实操练习

考查

3

3

6

第五单元:图文关系

启发式+案例分析+实操练习

考查

4

4

8

第六单元:综合运用

启发式+案例分析+实操练习

考查

2

6

8

合计

16

16

32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实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1

图形练习

掌握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使用方法

2

综合型

2

字体练习

掌握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使用方法

2

综合型

3

配色练习

掌握平面设计中的不同配色方法

2

综合型

4

排版练习

掌握排版设计原则

2

综合型

5

构图方法练习

掌握构图的不同方式

2

综合型

6

Logo设计练习

掌握logo设计的基本要点

2

综合型

7

海报设计练习

平面设计综合知识运用

4

综合型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理论基础与技能。教授学生设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设计平面作品时,传承文化与创新结合。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平面设计实践,通过不同练习方法,提高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自信。

  3. 讨论法:围绕平面作品的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平面设计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与社会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平面作品传递正能量;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合计








X1

35%

考查







100

X2

25%

考查







100

X3

40%

考查







100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不及格

59-0

X1


考查

作业作品呈现与主题紧扣,积极向上,源文件分层清楚,表现形式视觉呈现度优秀,设计逻辑清晰,分析说明到位,有自身独到见解。现场展示效果良好,声音洪亮清晰,有表现力。

作业作品呈现符合主题,积极向上,源文件分层清楚,表现形式视觉呈现度良好,有一定的设计逻辑,分析说明有依有据,有一定见解。现场展示具有一定效果,声音洪亮清晰,有一定表现力

作业作品呈现较符合主题,积极向上,源文件有明确分层,有一定表现形式视觉呈现度,设计逻辑一般,有一定篇幅的分析说明,见解具有合理性。现场展示具有一定效果,表现力一般。

作业抄袭,未提交作业,未展示。

X2


考查

作品呈现与主题紧扣,积极向上,源文件分层清楚,表现形式视觉呈现度优秀,设计逻辑清晰,分析说明到位,有自身独到见解。现场展示效果良好,声音洪亮清晰,有表现力。

作品呈现符合主题,积极向上,源文件分层清楚,表现形式视觉呈现度良好,有一定的设计逻辑,分析说明有依有据,有一定见解。现场展示具有一定效果,声音洪亮清晰,有一定表现力。

作品呈现较符合主题,积极向上,源文件有明确分层,有一定表现形式视觉呈现度,设计逻辑一般,有一定篇幅的分析说明,见解具有合理性。现场展示具有一定效果,表现力一般。

作品抄袭,未提交作业,未展示。

X3


考查

作品呈现与主题紧扣,积极向上,源文件分层清楚,表现形式视觉呈现度优秀,设计逻辑清晰,分析说明到位,有自身独到见解。现场展示效果良好,声音洪亮清晰,有表现力。

作品呈现符合主题,积极向上,源文件分层清楚,表现形式视觉呈现度良好,有一定的设计逻辑,分析说明有依有据,有一定见解。现场展示具有一定效果,声音洪亮清晰,有一定表现力。

作品呈现较符合主题,积极向上,源文件有明确分层,有一定表现形式视觉呈现度,设计逻辑一般,有一定篇幅的分析说明,见解具有合理性。现场展示具有一定效果,表现力一般。

作品抄袭,未提交作业,未展示。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