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435《影视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发布者:林珊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影视市场营销》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影视市场营销

(英文)Film Marketing

课程代码

2030435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2

理论学时

15

实践学时

17

开课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四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必修

考核方式

考查3x

选用教材

市场营销学》(沈翠珍版)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传播学概论》、《新媒体实务基础》、《视频采集与制作》等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经典市场营销学理论(4PSTP 等)为框架,结合影视产业特性,聚焦电影发行、档期竞争、受众分析等核心实务,通过 “理论 + 案例 + 实践” 模式,让学生掌握影视市场环境分析、目标受众定位、营销策略制定(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及行业实务(发行主体、行业短板)的核心能力,培养符合人工智能融媒体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影视营销人才,同时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强化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感。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选课建议:适合已掌握基础新闻传播理论、具备新媒体内容生产基础技能(如视频制作、数据分析入门)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
学习要求:需主动参与案例讨论与小组作业(如案例拆解、营销策略设计),关注影视行业动态(如档期票房、政策变化),熟练使用基础数据分析工具(如
Excel、猫眼 / 艺恩数据查询),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考影视营销的社会价值与伦理边界。

大纲编写人

(签名)

/修订时间


专业负责人

(签名)

审定时间


学院负责人

(签名)

批准时间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掌握市场营销学核心理论(PEST 环境分析、STP 战略、4P 策略),理解其在影视行业的适配逻辑,能准确区分影视营销与普通商品营销的差异(如精神商品属性、窗口收入模式)。

2

熟悉影视产业实务知识,包括发行主体(国企、民营、中小公司)特性、分账 / 片租价格模式、院线制渠道体系、档期竞争策略及行业短板(资源垄断、模式单一),能结合案例拆解实务操作逻辑。

技能目标

3

具备影视市场分析能力:能运用 PEST 模型、刺激 - 反应模型分析影视宏观环境与受众行为,能通过 STP 理论为中小成本影片定位目标受众与细分市场。

4

具备影视营销策略设计能力:能为虚构或真实影视案例设计 4P 策略(产品窗口规划、价格模式选择、渠道适配、促销组合),并结合行业短板提出改进方向。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5

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素养:在影视营销分析中融入 “社会效益优先” 原则,理解影视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传播责任,能识别并规避营销中的伦理风险(如虚假宣传、过度娱乐化)。

6

培养协同创新与职业素养:通过小组案例拆解、营销策略设计等实践,提升团队协作与表达沟通能力,树立 “数据驱动、实务导向” 的职业思维,适应新媒体时代影视行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 品德修养: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如分析影视营销的社会效益),支撑 “爱党爱国、奉献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的毕业要求,培养学生的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感;

LO2 专业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支撑 “具备新媒体内容生产职业素养、掌握全媒体营销策划能力” 的毕业要求,提升学生在影视营销领域的专业技能;


LO3 表达沟通:通过小组讨论、案例汇报等环节,支撑 “理解他人观点、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有效沟通” 的毕业要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

LO4 自主学习:通过课后行业动态跟踪、案例资料搜集等任务,支撑 “主动确定学习目标、搜集分析信息实现目标” 的毕业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信息整合能力;


LO6 协同创新:通过小组营销策略设计作业,支撑 “同群体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用创新法解决问题” 的毕业要求,提升学生的团队管理与创新思维;

LO7 信息应用:通过影视数据分析(如票房数据、受众画像),支撑 “使用适合工具搜集分析信息、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工具应用能力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O1

H

1. 爱党爱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80

2. 奉献社会,践行行业伦理

80

LO2

①②③④

H

1. 掌握新媒体核心理论与技能;

90

2. 具备全媒体营销策划能力

90

LO3

M

 1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

2. 用口头形式阐释观点

60

LO4

②④

M

  1. 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计划;

2. 搜集分析信息,完成学习目标

50

LO6

④⑥

M

 1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善于自我管理;

2. 用创新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70

LO7

③④

M

  1. 使用工具搜集分析专业信息;

2. 熟练使用计算机与办公软件

60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课程导入与影视营销基础认知(2 学时:理论 2

理论内容:
-
市场营销学现代定义(基于《市场营销学》),落地影视营销本质(精神商品的三维销售);
-
影视产业链逻辑(基于《电影发行与市场营销》),举例中影发行《亡命天涯》的流程;小组讨论 “近期观影的外部刺激因素”(如广告、口碑);
预期学习成果

  1. 能说出市场营销学核心概念(交换价值)与影视营销的关联;
    2.
    能区分影视产业链(制片 - 发行 - 放映)的核心环节;
    3.
    能完成 “个人观影日记” 的初步框架设计

影视市场环境与受众分析(4 学时:理论 3 + 实践 1

理论内容:
-
宏观环境:结合《电影发行与市场营销》案例(348 号文件、银幕增长数据);
-
微观环境:分析片方、院线、竞争者的互动(如《金陵十三钗》vs《龙门飞甲》);
-
受众行为:基于《市场营销学》刺激 - 反应模型,举例《泰囧》口碑发酵;
2.
实践内容:
-
小组讨论 “案例影片的环境影响因素”;
-
小组汇报 “个人观影决策拆解”

预期学习成果

  1. 能运用 PEST 模型分析影视宏观环境(政策、经济、社会、技术);
    2.
    能运用刺激 - 反应模型拆解受众观影决策过程;
    3.
    能小组合作完成 “观影决策过程” 的汇报分析

 STP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4 学时:理论 2 + 实践 2

 理论内容:
-
市场细分:结合《电影发行与市场营销》案例(《英雄》国内 vs 北美发行、档期细分);
-
目标市场选择:分析大片(差异化)与中小片(集中化)的策略差异;
-
市场定位:拆解《亡命天涯》(进口动作片标杆)、《红粉》(国产分账试点)的定位逻辑;
实践内容:
-
小组讨论 “校园青春片的细分市场”;
-
个人完成 “中小成本影片定位方案”

预期学习成果

1. 能按地理、人口、行为标准细分影视市场;
2.
能为影片选择适配的目标市场策略(无差异 / 差异化 / 集中化);
3.
能为中小成本影片制定基础市场定位方案

4P 核心营销策略(10学时:理论 6 + 实践 4

理论内容:
-
产品策略:基于《市场营销学》产品整体概念与生命周期,举例《英雄》多窗口开发;
-
价格策略:结合《电影发行与市场营销》案例(《红粉》分账、包场片租);
-
渠道策略:分析院线制(万达、上海联和)与网络渠道的差异;
-
促销策略:拆解《泰囧》提档、《热辣滚烫》抖音营销的逻辑;
实践内容:
-
小组设计 “宠物治愈片的促销组合方案”;
-
案例分析 “选择影片的 4P 策略”,小组分享

预期学习成果

  1. 能拆解电影产品的整体概念(核心、形式、延伸)与生命周期;
    2.
    能区分分账与片租两种价格模式的适用场景;
    3.
    能分析影视渠道(院线、网络)的适配逻辑;
    4.
    能设计影视促销组合(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关)

影视发行主体与行业短板(2 学时:理论 1 + 实践 1

理论内容:
-
发行主体:分析中影(进口片垄断)、光线(灵活营销)、福建恒业(类型化)的特性;
-
行业短板:结合《电影发行与市场营销》分析资源配置、模式、专业度问题;
-
改进方向:提出中小片垂直发行、大片多窗口协同的策略;
实践内容:
-
小组讨论 “中小成本惊悚片如何应对行业短板”;
-
整理 “发行主体 - 策略” 对应表

预期学习成果

  1. 能区分国企、民营、中小发行主体的资源优势;
    2.
    能识别影视行业的核心短板(资源垄断、模式单一);
    3.
    能针对行业短板提出中小片的改进策略

  2. 小组案例汇报与课程总结(8 学时:实践 8

实践内容

组依次汇报案例,每组 10 分钟以内;
-
教师点评,聚焦理论引用、案例完整性、行业关联;
-
课程总结:梳理 “环境 - STP-4P - 实务” 逻辑

预期学习成果

1.能小组合作完成经典影视营销案例的全流程拆解(STP+4P + 行业关联);
2.
能根据点评修正案例分析中的不足;
3.
能梳理全课程核心知识框架,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1

2

3

4

5

6

 课程导入与影视营销基础认知





影视市场环境与受众分析



STP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4P 核心营销策略



实务与总结:影视发行主体与行业短板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教与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课程导入与影视营销基础认知

理论讲授(PPT)、小组讨论、课堂活动

2

0

2

影视市场环境与受众分析

理论讲授(PPT)、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小组汇报

作业评价

3

1

4

STP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理论讲授(PPT)、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活动

作业评价

2

2

4

4P 核心营销策略

理论讲授(PPT)、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活动

作业评价

6

4

10

实务与总结:影视发行主体与行业短板

理论讲授(PPT )、小组讨论、小组作业汇报

作业评价

2

10

12

合计

15

17

32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实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1

经典影视案例拆解

能全流程拆解经典案例的 STP+4P 策略,关联发行主体与行业短板;
主要内容:分组进行,梳理案例背景、相关STP 定位、4P 策略的理论应用多角度进行分析拆解,完成汇报 PPT

8

综合型

2





3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思政融入点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影视文化责任

融入单元:环境与受众分析、发行主体与行业短板;

思政内容:结合《电影发行与市场营销》中国产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影视营销的文化传播责任,强调 “社会效益优先”,避免过度娱乐化与低俗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思政融入点 2:行业伦理与诚信尽责

融入单元:4P 营销策略(促销策略)、小组案例汇报;

思政内容:分析影视营销中的伦理风险(如虚假宣传、票房造假),结合课程内容,强调 “诚信尽责” 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在营销策划中坚守真实、透明的原则;

思政融入点 3:团队协作与奉献社会

融入单元:小组讨论、营销策略设计、案例汇报;

思政内容: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 “团结协作” 精神,结合 “奉献社会” 的毕业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影视营销如何服务公共文化需求(如公益影片的低成本营销);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合计

1

2

3

4

5

6


X1

25%

我的观影日记

40

20

10

10

10

10

100

X2

25%

中小成本电影“出道计划”

30

30

10

10

10

10

100

X3

50%

成功电影营销案例拆解复盘

30

20

20

10

10

10

100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不及格

59-0

1







X1







X2







X3







X4







X5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