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设计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平面设计 | |||||
(英文)GRAPHIC DESIGN | ||||||
课程代码 | 2030317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6 | |
开课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时尚传播大二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专业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查 | |||
选用教材 | 《平面广告设计实用基础教程》杜洪亮著、 ISBN:9787548062554、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6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否 | |||
先修课程 | 构成与表现2030723(2) | |||||
课程简介 | 《平面设计》是一门时尚传播学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本课程循序渐进、由简至繁地系统阐述了平面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元素、设计方法、设计流程等。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领学生揭开平面设计的奥秘。通过大量具体实例和设计练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电脑软件进行设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平面编排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能按照现代创意传播理念,规范、准确、熟练地制作平面广告设计任务的人才。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本科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平面设计课程目标,将平面设计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开拓设计思路,使其能获得感性和理性认识上的提高,最终提升设计水平并能够学以致用。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本课程适合时尚传播传播专业学生大学二年级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平面软件操作能力。 | |||||
大纲编写人 | | 制/修订时间 | 2024.05 | |||
专业负责人 |
| 审定时间 | 2024.06 | |||
学院负责人 |
| 批准时间 | 2024.06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知识目标 | 1 | 理解平面设计的概念、原则以及形式法则 |
2 | 理解平面设计的创作流程 | |
技能目标 | 3 | 能够使用设计软件进行平面作品的设计 |
4 | 能够综合设计技巧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主题创作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5 | 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自然和谐,明确爱国、诚信、敬业、友爱的精神,建立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价值观。 |
6 | 具有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为能力。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⑤爱岗敬业,热爱所学专业,勤学多练,锤炼技能。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习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具备职业道德操守。 |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时尚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③具备专业实务操作技能。具备时尚传播的采写编评、时尚摄影与摄像、时尚广告与时尚品牌营销、新媒体及设计软件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实操能力。 |
LO4 自主学习:能根据环境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②能搜集、获取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学习计划、反思学习计划、持续改进,达到学习目标。 |
LO5 健康发展:懂得审美、热爱劳动、为人热忱、身心健康、耐挫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⑤持续发展,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与行动;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LO1 | ⑤ | L | 5.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自然和谐,明确爱国、诚信、敬业、友爱的精神,建立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价值观。 | 50% |
6.具有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为能力。 | 50% | |||
LO2 | ③ | H | 1.理解平面设计的概念、原则以及形式法则 | 50% |
2.理解平面设计的创作流程 | 50% | |||
LO4 | ② | M | 3.能够使用设计软件进行平面作品的设计 | 100% |
LO5 | ⑤ | L | 4.能够综合设计技巧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主题创作 | 100% |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 1 | 2 | 3 | 4 | 5 | 6 |
第一单元 概述与设计原理 | √ |
|
|
|
|
|
第二单元 文字的应用 | √ | √ |
|
|
|
|
第三单元 图像的处理 | √ | √ |
|
|
|
|
第四单元 图文关系 | √ | √ | √ |
|
|
|
第五单元 设计流程 | √ | √ | √ | √ | √ |
|
第六单元 综合运用 | √ | √ | √ | √ | √ | √ |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 教与学方式 | 考核方式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
第一单元 概述与设计原理 | 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 | 作业评价 | 2 | 0 | 2 |
第二单元 文字的应用 | 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法+课堂练习 | 作业评价 | 3 | 3 | 6 |
第三单元 图像的处理 | 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法+课堂练习 | 作业评价 | 3 | 3 | 6 |
第四单元 图文关系 | 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法+课堂练习 | 作业评价 | 4 | 2 | 6 |
第五单元 设计流程 | 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法+课堂练习 | 作业评价 | 4 | 2 | 6 |
第六单元 综合运用 | 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法+课堂练习 | 作业评价 | 0 | 6 | 6 |
合计 | 16 | 16 | 32 |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 实验 时数 | 实验 类型 |
1 | 设计作品分析 | 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深度案例学习,能够自主进行信息的搜索和分析,选择优秀的平面作品进行分析汇报。 | 4 | ④综合型 |
2 | 主题编排设计 | 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根据命题完成简单的编排设计。 | 6 | ④综合型 |
3 | 平面海报设计 | 用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综合的平面海报设计 | 6 | ④综合型 |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观看党旗党徽的介绍视频,既与课程所讲授的图形设计内容相呼应,又让同学们了解党旗党徽的含义。 2.创作主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将平面设计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 |||
X1 | 25% | 平面作品分析汇报 | 70 |
|
|
| 30 |
| 100 |
X2 | 25% | 主题编排设计作品 | 20 |
| 30 | 30 | 20 |
| 100 |
X3 | 50% | 平面海报设计作品 | 10 | 20 | 20 | 20 | 10 | 20 | 100 |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课
程
目
考核要求
评价标准
优
100-90
良
89-75
中
74-60
不及格
59-0
X1
1/5
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深度案例学习,能够自主进行信息的搜索和分析,选择优秀的平面作品进行分析汇报。
平面作品案例分析深入,有自己的见解和总结;演讲汇报大方得体,声音洪亮表述清晰,能够脱稿演讲,熟练表达所演讲的内容;ppt制作重点突出,排版美观大方,清晰明了。
平面作品分析相对深入,有一定的见解和总结;演讲汇报表达相对清晰,整体上能够脱稿演讲,但需要一定的稿件提示;ppt制作重点相对突出,排版简洁,清晰明了。
平面作品案例分析比较浅显,较少的见解和总结;演讲汇报表达逻辑性欠佳,不能够脱稿演讲,对所演讲的内容不够熟悉;ppt制作重点模糊不清,不够清晰明了。
平面作品案例分析非常浅显,无任何见解和总结,且存在大量营销知识上的错误;演讲汇报表达无逻辑性,对所演讲的内容十分生疏,不能够脱稿演讲且语言支离破碎;ppt制作敷衍了事,无任何重点,排版错乱。
X2
1/3/4/5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主题的设计任务;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画面中各种元素(文字、图片等),进行设计表达;构图合理,视觉效果丰富有设计感,能够表达个人观点,有创意,不抄袭或者剽窃他人作品
按时完成设计;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画面中各种元素(文字、图片等),进行设计表达;构图合理,视觉效果丰富有设计感,能够表达个人观点,有创意。
按时完成设计;基本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画面中各种元素(文字、图片等),进行设计表达;画面存在一定构图或者编排上的小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创新性稍欠缺。
按时完成设计,但是偏离主题或者立意模糊。
没有完成本次设计作业或者作品存在抄袭或者剽窃行为。
X3
1/2/3/4/5/6
根据“大广赛”比赛要求,进行平面海报的设计
按时完成设计;紧扣大广赛的比赛要求,
偏题;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画面中各种元素(文字、图片等),进行设计表达;构图合理,视觉效果丰富有设计感,能够表达个人观点,有创意。
按时完成设计;紧扣大广赛的比赛要求,
偏题;基本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画面中各种元素(文字、图片等),进行设计表达;画面存在一定构图或者编排上的小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创新性稍欠缺。
按时完成设计,但是偏离主题。
没有完成本次设计作业或者作品存在抄袭或者剽窃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