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736《时尚品牌与非遗传承》教学大纲

发布者:林珊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时尚品牌与非遗传承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时尚品牌与非遗传承

Fashion brand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课程代码

2030736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开课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大三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教育课程专业类必修课

考核方式

过程性考核

选用教材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品牌研究黄永林,肖远平编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第一版)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时尚艺术秀展》《文化产业创意管理》《时尚品牌营销》时尚设计》

课程简介

为传承中国文化精神,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中华民族品牌。同时,在传播中,服饰时尚以“无声语言”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传递着多元化的信息,是构成视觉传播不可忽视的信息传递载体,具有自身独有的价值,因此开设《时尚品牌与非遗传承》这样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两部分内容,一是通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性和多样性,二是展示国际时尚著名品牌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以及其最新的服饰流行趋势,从而,促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修养和家国情怀。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将围绕学生以往时尚传播专业课程的综合利用,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播进行创意传播,立足于理解和对文化遗产进程文化基因的挖掘,利用品牌化的构建的思路打造符合当下审美认知的文化品牌开发,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课程的学习要求既包括对时尚传播技能的综合运用,又包含对文化符号、文化基因的挖掘,并且以“非遗进校园”的非遗品牌的庆典活动形式进行设计成果展示,实践与理论的充分结合。

大纲编写人

(签名)

/修订时间

2024.05

专业负责人

(签名)

审定时间

2024.06

学院负责人

(签名)

批准时间

2024.06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分类、价值、传播现状能够进行说明。

2

能够分辨可进行品牌化构建的文化遗产属性

技能目标

3

培养品牌策划能力可以根据品牌CIS的概念进行文化产品的构思、设计与运营推广

4

本掌握国际时尚著名品牌的各自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修养。通过参考成功的国内外代表性时尚品牌中非遗的创新应用的案例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用创新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真实问题思考非遗传承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6

促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修养和家国情怀。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时尚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具备时尚行业创意创新能力。具备珠宝、服饰、美妆等领域审美创意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品牌策划能力、时尚流行预测能力、时尚项目运营能力等。

LO5健康发展:懂得审美、热爱劳动、为人热忱、身心健康、耐挫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持续发展,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与行动;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LO6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能用创新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真实问题。

LO8国际视野:具有基本的外语表达沟通能力与跨文化理解能力,有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有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O1


L

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100%

L02

H

具备时尚行业创意创新能力具备文化类、艺术类等领域审美内涵挖掘、分析的能力,

50%

具备对文化艺术类产品的设计创新能力、品牌策划能力、项目运营能力等。

50%

L05

H

持续发展,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与行动;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00%

L06

L

能用创新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真实问题。

100%

L08

M

有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

100%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一)各实验项目的基本信息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1

非遗项目品牌化方案的设计

设计型

4

4

8

2

非遗进校园”阶段性成果展

综合型

4

4

8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二)各实验项目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

实验1非遗项目品牌化方案的创新设计

教学目标:能够充分分析对目标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品牌化创意研发,并具有可执行性

教学内容:根据同学所选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之前课程中所学习的品牌相关的知识,从“市场现状、产品内容、品牌内涵、品牌宣传”四个方面,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品牌化的设计与构思,各组提供一个结构完整的设计方案。

教学要求:学生需要以小组团队的形式进行设计研发,设计内容需要与指导教师进行积极沟通,保证可操作性,在实验2的最后成果中进行展示。


实验2“非遗进校园”阶段性成果展

教学目标:能够将品牌化方案的设计方案落地,并进行成果展示和宣传目标;

教学内容:结合《时尚品牌与非遗传承》课程的实践教学课程与考核的成果进行传播与展示围绕21级时尚传播班级的“时尚非遗品牌化”的成果作为展览作品,并设计非遗的互动体验吸引全校的师生进行时尚化的非遗体验项目打造建桥学院的“非遗美育研学的活态校园文化行”


根据同学所选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成品牌LOGO文创作品等,并设计“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展示内容与方式;

教学要求:学生需要以小组团队的形式进行活动组织与策划,做好协调工作。

(三)各实验项目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实验项目名称

1

2

3

4

5

6

非遗项目品牌化方案的创新设计



非遗进校园”

阶段性成果展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依照四个自信的文化方针,促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修养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中国非遗传承的创新与文化内涵的思考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

教学内容:根据各类的非遗事迹去讲述传承的相关案例,在过程性考核中,多维度设计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合计

1

2

3

4

5

6


X1

25%

PPT:反转课堂,选取家乡非遗产代表作品或非遗传承人挖掘文化要素并展示分析

30

20




50

100

X2

25%

作品实物:非遗项目品牌化方案的创新设计

20

30

30

20



100

X3

50%

活动展出:“非遗进校园”阶段性成果展



40


30

30

100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不及格

59-0

X1

1

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分类、价值、传播现状能够进行说明。

完全清楚“基本信息、非 遗传承人(或保护机构)、传播 现状、品牌化构建的可能性” 四个主要内容,阐述不够明确, 不够完整。但对文化价值和传 播困境等内容阐述较为清晰。


基本信息、非遗传承人(或 保护机构)、传播现状、品牌化 构建的可能性”的四个点表达 不清晰、不准确,文化价值和 传播困境等内容阐述不清晰


基本信息、非遗传承人(或 保护机构)、传播现状、品牌化 构建的可能性”出现错误信息, 且对文化价值和传播困境等内容阐述很少或没有

内容分析定不

切题、条理混乱、周密性差、措辞不严谨,团队成员职责划分不明确,团队合作差,(团队、时间间)管理混乱。

方案PPT制作不完整、格式混乱。评分低于60

2

能够分辨可进行品牌化构建的文化遗产属性

6

促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修养和家国情怀。

X2

1

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分类、价值、传播现状能够进行说明。

关于市场现状部分缺少有力的数据支撑,对传播困境缺少相关描述,但对于市场需求等内容有较为清晰的阐述。

产品内容描述不清晰,未罗列明确的卖点,逻辑不够顺畅、层次不够鲜明,表达的语言缺少专业度,

品牌内涵背离该小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本身;品牌宣传的方式少于3种,且宣传方式未基于项目特点进行设计.

图文比例不协调,缺少美观度,表达不够熟练,多次停顿


内容分析定不

切题、条理混乱、周密性差、措辞不严谨,团队成员职责划分不明确,团队合作差,(团队、时间间)管理混乱。

方案PPT制作不完整、格式混乱。评分低于60

2

能够分辨可进行品牌化构建的文化遗产属性

3

培养品牌策划能力可以根据品牌构建的概念进行文化产品的构思、设计与运营推广

4

本掌握国际时尚著名品牌的各自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修养。通过参考成功的国内外代表性时尚品牌中非遗的创新应用的案例

X3

3

培养品牌策划能力可以根据品牌CIS的概念进行文化产品的构思、设计与运营推广

作品及活动展示以“非遗时尚·大美中国”为主题。在此基础上,须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的准确性,其次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和美育研学的体验活动创意需要体现民族性、艺术审美、时尚、趣味、创意等特点。


须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的准确性,其次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和美育研学的体验活动创意民族性不明确,未能精准非遗项目的特性,在艺术审美与时尚表达上不够充分,趣味和创意欠缺。

须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的准确性,其次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和美育研学的体验活动创意民族性、艺术审美、时尚、趣味、创意等特点突出点不够清晰

内容分析定不

切题、条理混乱、周密性差、措辞不严谨,团队成员职责划分不明确,团队合作差,(团队、时间间)管理混乱。

方案PPT制作不完整、格式混乱。评分低于60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用创新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真实问题思考非遗传承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6

促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修养和家国情怀。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