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801《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发布者:林珊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设计美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设计美学

(英文)DESIGN AESTHETICS

课程代码

2030801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0

开课学院

时尚传播系

适用专业与年级

本科大二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 选修

考核方式

1+X

选用教材

尤西林,《美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课程简介

设计艺术中的形式问题即美学问题,而设计的形式对于设计艺术而言具有本质意义。如何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本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视点和方法。本课程选用教材《美学原理(第2版)》是由尤西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系统整合中外美学理论成果,结合哲学著作、历史文献、文艺作品及科技论著等实例阐释审美本质与规律,涵盖审美本质、形式美构成要素(色形声质味)、技术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核心范畴,并探讨美育功能及实施途径,同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方审美,以及东方审美在生活中的传承与活化,既体现设计学科的特点,又涵盖美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强调设计美学的社会文化性、功利性和专业性,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和审美原则,教材配合课程,适应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又体现学术内涵的系统性和逻辑关联,实用性与理论性兼备。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需要对设计及美学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因此建议面向时尚传播专业的大一大二本科学生。

大纲编写人

(签名)

/修订时间

202508

专业负责人

(签名)

审定时间

202508

学院负责人

(签名)

批准时间

202508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掌握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和审美原则,了解生活世界与设计的人性化,掌握设计在人类生活中重要作用,提升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

2

掌握时尚传播的专业知识体系,具有传播学、时尚学、艺术学等构成当代时尚传播理论的核心知识和理论修养,掌握设计美学的历史与运行规律,强调设计美学的社会文化性、功利性和专业性。

技能目标

3

具备复合型的知识技能结构。

研究方法涉及哲学、美学、符号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掌握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和审美原则。

4

了解时尚广告与时尚品牌营销、使用AI技术学习了解新媒体及设计软件技术,懂得审美,有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个人审美能力,分组进行相关内容分享,及完成作业中的协作能力,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共同完成任务。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5

坚持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在专业学习中树立国家情怀与民族担当意识,关注国情与民情,服务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引领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变革,倡导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行业理念。培养审美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伦理道德及行业审美素养。

6

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时尚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了解时尚传播国际前沿的知识储备和跨文化传播能力。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时尚传播趋势及案例,提升审美能力,以家国情怀助力加快中国时尚品牌“走出去”的步伐。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1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LO21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时尚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具有专业所需的人文科学素养。


L042

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能搜集、获取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学习计划、反思学习计划、持续改进,达到学习目标。


LO53

LO7信息应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能在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工具解决问题。

懂得审美,有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


LO61

LO6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共同完成任务。L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01

M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坚持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引领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变革,培养审美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伦理道德及行业审美素养。

100%

L02

H

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时尚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掌握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和审美原则,了解生活世界与设计的人性化,掌握设计在人类生活中重要作用,提升审美能力,


35%

具备复合型的知识技能结构。

研究方法涉及哲学、美学、符号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掌握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和审美原则。


35%

了解时尚广告与时尚品牌营销、新媒体及设计软件技术,懂得审美,有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0%

L04

L

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学生搜集案例、整理国内外审美及设计美相关资料,获取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学习计划、反思学习计划、持续改进,达到学习目标。


100%

L05

M

具备一定的审美及设计素养,并能在工作中应用相关设计技术和工具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了解时尚传播国际前沿的知识储备和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审美能力,以家国情怀助力加快中国时尚品牌“走出去”的步伐。

100%

L06

L

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个人审美能力,分组进行相关内容分享,及完成作业中的协作能力,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共同完成任务。

100%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艺术与设计(结合相关案例分析)

第一章 为什么要学习设计美学 

第二章 艺术与设计的异同 

第三章 生活世界与设计的人性化 

第四章 人的需要与产品的功能 

教学难点:

了解艺术与设计的异同,掌握设计在人类生活中重要作用。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审美与设计(结合相关案例分析)

第五章 审美的起源与形式感的形成

第六章 生活中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效应

第七章 审美活动的特性

第八章 审美范畴的关联

第九章 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

教学难点:

生活中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效应、审美活动的特性、审美范畴的关联、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

 

第三单元:审美设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十章 设计与生活 

第十一章 东方生活趣味、时尚与风格 

第十二章 中国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 

第十三章 产品语言与造型规范 

第十四章 视觉传达设计的审美呈现

第十五章 品牌意识与市场效应

期末总结及复习

教学难点:

生活趣味、时尚与风格

视觉传达设计的审美呈现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1

2

3

4

5

6

第一单元

艺术与设计




第二单元

审美与设计




第三单元

审美设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教与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第一单元

艺术与设计

启发式教学

案例分析法

互动讨论学习


课堂观察表现

8


8

第二单元

审美与设计

启发式教学

案例分析法

互动讨论学习


课堂观察表现

作业评价

14


14

第三单元

审美设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

案例分析法

互动讨论学习


课堂观察表现

作业评价

10


10

合计

32


32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实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1





2





3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案例分析题材选择,要立足展现璀璨的民族文化,以及国内时尚传媒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涌

现的先贤、前辈的奋斗、探索的精神和成果,构建、增强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

怀。

2、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作业均注重倡导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态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时尚传播理念。

3、具有人文科学素养,懂得审美,有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了解时尚传播国际前沿的知识储备和跨文化传播能力。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时尚传播趋势及案例,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能力,以家国情怀助力加快中国时尚品牌“走出去”的步伐。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合计

1

2

3

4

5

6


1

40

期末开卷考试

20

20

20

20

10

10

100

X1

15

东方审美理解及课堂表现

50


25

25



100

X2

15

体现审美范畴的视觉设计


35

35

30



100

X3

30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审美创作



35

35

30



100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不及格

59-0

1

掌握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和审美原则,了解生活世界与设计的人性化,掌握设计在人类生活中重要作用,提升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

期末开卷考试

对所学知识和

概念掌握全

面,运用得当,

解题过程正

确,完整,逻

辑性强,答案

正确率超过

90%

对所学知识

和概念掌握

全面,运用得

当,解题过程

基本正确,完

整,答案正确

率超过 75%

对所学知识

和概念掌握

一般,基本

能够正确运

用,解题过

程存在错

误,答案正

确率超过

60%

掌握所

学知识

和概念,

不会运

用基本

原理和

方法,解

题过程

错误且

不完整,

答案正

确率低

60%

X1

艺术与设计

东方审美理解及课堂表现

对所学知识和

概念掌握全

面,运用得当,

对阅读书籍掌握重点难点,总结完整,逻

辑性强,个人读后感清晰有重点。


对所学知识和

概念掌握全

面,运用得当,

对阅读书籍掌握重点难点,总结较完整,逻辑性较强,个人读后感较清晰有一定重点。



对所学知识和

概念掌握较全

面,运用基本得当, 对阅读书籍掌握部分重点,总结一般,逻辑性一般,个人读后感较清晰有一定重点。


对所学知识和

概念掌握较全

面,运用基本得当, 对阅读书籍掌握部分重点,总结一般,逻辑性一般,个人读后感较清晰有一定重点。



X2

审美与设计

体现审美范畴的视觉设计

所分析内容切

题,且能够结

合美学审美范畴的内容,规律,运 用 批 判 性 思维,进行详尽、 精准、逻辑性 强的辨析,完成相应海报设计。

团队成员职责

划 分 非 常 明 确,合作默契,(团队、时间) 管 理 条 理 清 楚、高效。 方 案 PPT制 作 完整、图文配

伍优秀、设计

美观优秀。

评分超过90%


所分析内容切

题,且能够结

合美学审美范畴的内容,规律,运 用 批 判 性 思维,进行较详尽、 较精准的辨析,完成相应海报设计。

团队成员职责

划 分 较 明 确,合作默契,(团队、时间) 管理条理清 楚、高效。 方 案 PPT制 作较完整、图文配伍较优秀、设计较美观优秀。 评分超过75%


所分析内容较切题,且能够结合美学审美范畴的内容,规律,进行较详尽的辨析,完成相应海报设计。

团队成员职责

划 分 一般,(团队、时间) 管 理 条 理 一般。 方 案 PPT制 作一般图文配伍较优秀、设计一般。

评分超过60%


所分析内容不切题,不能够结合美学审美范畴的内容,规律,进行辨析,基本完成相应海报设计。

团队成员职责

划分不明 确,无合作,方案 PPT制作不完整、图文配

伍设计不完整。

评分低于60%



X3

审美设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审美创作


所分析内容切

题,且能够结

合中国传统审美的相关内容,规律,运 用 批 判 性 思维,进行详尽、 精准、逻辑性 强的辨析,完成相应平面视觉设计。

团队成员职责

划 分 非 常 明 确,合作默契,(团队、时间) 管 理 条 理 清 楚、高效。 方 案 PPT制 作 完整、图文配

伍优秀、设计

美观优秀。

评分超过90%


所分析内容切

题,且能够结

合中国传统审美的相关内容,规律,运 用 批 判 性 思维,进行较详尽、 较精准的辨析,完成相应平面视觉设计。

团队成员职责

划 分 较 明 确,合作默契,(团队、时间) 管理条理清 楚、高效。 方 案 PPT制 作较完整、图文配伍较优秀、设计较美观优秀。 评分超过75%


所分析内容较切题,且能够结合中国传统审美的相关内容,规律,进行较详尽的辨析,完成相应平面视觉设计。

团队成员职责

划 分 一般,(团队、时间) 管 理 条 理 一般。 方 案 PPT制 作一般图文配伍较优秀、设计一般。

评分超过60%


所分析内容不切题,不能够结合中国传统审美的相关内容,规律,进行辨析,基本完成相应平面视觉设计。

团队成员职责

划分不明 确,无合作,方案 PPT制作不完整、图文配

伍设计不完整。

评分低于60%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