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010《剧本创作》教学大纲

发布者:林珊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剧本创作》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剧本创作

SCRIPT WRITING

课程代码

1030010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开课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传播学B23-5 (专升本)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查

选用教材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9787550284753,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43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奠定剧本写作的理论基础,阐述影视编剧的基本概念与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不同风格与题材的影视剧本创作;具备声音、画面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剧本结构能力;并了解国内外影视剧作的基本趋势与最新动态。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把编剧方法运用于各种媒体作品的创作中,如短视频、网络剧、纪录片等。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面向传播学专业三年级(专升本班)学生。

大纲编写人

(签名)

/修订时间

2024.4

专业负责人

(签名)

审定时间

2024.4

学院负责人

(签名)

批准 时间

2024.4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掌握影视学基本知识、核心理论。

2

能够完整表达自己对剧作艺术的理解及部分观点。

技能目标

3

掌握剧作思维方式,用以创意表达。

4

文本写作:根据不同传播渠道的规范要求,具备基本的文本写作能力。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5

人文素养:对文学、影视、戏剧等文化艺术具有基本的鉴赏能力,体现出媒介内容制作的质量和品位。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 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 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信息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传播渠道的规范要求,具备基本的文本写作与编辑能力。

LO6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 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共同完成任务。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01

H

5.人文素养:对文学、影视、戏剧等文化艺术具有基本的鉴赏能力,体现出媒介内容制作的质量和品位。

100%

LO2

H

1.掌握影视学基本知识、核心理论。

50%

4.文本写作:根据不同传播渠道的规范要求,具备基本的文本写作能力。

50%

LO6

L

2.能够完整表达自己对剧作艺术的理解及部分观点。

50%

3.掌握剧作思维方式,用以创意表达。

50%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计32学时。


第一单元 认识剧本与编剧

6学时)

从剧本的定义、分类、格式角度介绍剧本创作的概貌,让学生对剧本写作的特征、编剧的任务有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放松练习,感知剧本创作与其他文本的区别,并进行课堂写作练习。

教学难点:剧本写作与小说、戏剧、舞台剧的区别。


第二单元 主题与人物

8学时)

本单元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练习,让同学理解并掌握剧本写作的基本元素:寻找主题、选择主题,创建人物、并学会人物塑造的方法与技巧。结合电影作品分析与讨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并通过对人物角色的课堂写作练习,将知识要点用于实践。

教学难点:主题的选择与人物的塑造方法,剧本写作中的应用与掌握。


第三单元 情节设置

8学时)

本单元结合不同影视类型,让同学认识并理解情节的定义、情节设置的原则与要素、戏剧冲突、情节典型化以及情节设置的技巧,通过给定不同类型的影片,训练学生情节设置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情节编织与设置技巧。


第四单元 剧作结构与语言

8学时)

本单元从剧本的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讲授、分析剧本的结构样式,着重于三幕式剧本的构成,情节点、开端、结尾的写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剧作语言进行讲授与训练。

教学难点:剧本写作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单元 影视改编

4学时)

本单元在前四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更大范围的学习与练习。尝试着将编剧技巧运用于其他媒介中,如视频广告、短视频、纪录片等。

教学难点: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1

2

3

4

5


第一单元

认识剧本与编剧




第二单元

主题与人物



第三单元

情节设置



第四单元

剧作结构与语言



第五单元

影视改编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教与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第一单元

认识剧本与编剧

讲解、例子、提问、头脑风暴、讨论等教学手法

考查

4

2

6

第二单元

主题与人物

讲解、例子、提问、讨论等教学手法

考查

6

2

8

第三单元

情节设置

综合运用影像讲解、举例、提问、讨论等教学手法

考查

6

2

8

第四单元

剧作结构与语言

讲解、例子、提问、讨论等教学手法

考查

4

2

6

第五单元

影视改编

综合运用影像讲解、举例、提问、讨论等教学手法

考查

4


4

合计

24

8

32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实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1





2





3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电影进行剖析,让学生加深对编剧一行的了解,从而觉得编剧写作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由此激发他们对创作的热情。也让学生更加理解剧本是“自我表达”的产物,以此促进学生的表达欲。让学生对编剧创作心生向往,进而引发学生对编剧写作的热情,给学生种下一颗日后为中国电影事业尽一份力的小小种子,也让他们更加自豪于国内影视发展成果,并且理解经典影视中传达的正向价值观。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合计

1

2

3

4

5



X1

30%

随堂练习

50


50




100

X2

30%

小组汇报

20

20

20

20

20


100

X3

40%

短片剧本创作

20

20

20

20

20


100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