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464《影视传播概论》教学大纲

发布者:林珊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影视传播概论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影视传播概论

Introduction to Film and TV Communication

课程代码

2030464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0

开课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传播学一年级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选用教材

《影视艺术概论》梁颐,9787301327746,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共32课时,均为理论教学,共计2学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为大众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形态——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媒介性质、传播特点、节目类型等。该课程应用性较强,对学生的传播理论和实践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影视传播概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要求都较高的课程,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点介绍,又有各个实践环节操作的具体要求。学好这门课将对学生融会贯通传播学其他课程,如《视频采集与制作》、《视频后期制作》、《纪录片创作》等有很大帮助。在互联网时代,电影和电视依然是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强势媒体,对它们的了解可以促进学生对当今大众传媒有整体认知,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业务能力。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适合传播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学习,学生要同步观摩大量海内外优秀影视作品,对其创作特点、传播规律有一定的认知。

大纲编写人

/修订时间

2024.5

专业负责人

审定时间

2024.6

学院负责人

批准时间

2024.6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概况、传播特点、内容形态等。

技能目标

2

能够完成一个命题短视频摄制。

3

能够表演或再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片段。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4

通过赏析优秀国产影视作品,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构建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开拓创新、协同合作的意识。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信息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掌握各类图像、视频内容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能够使用各种摄影、摄像、编辑设备与软件,具备传播视觉化信息的基本能力。

LO3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应用书面或口头形式,阐释自己的观点,有效沟通。

LO6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共同完成任务。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01

H

4.通过赏析优秀国产影视作品,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构建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

100%

L02

M

2.能够完成一个命题短视频摄制。

100%

L03

H

1.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概况、传播特点、内容形态等。

100%

L06

H

3.能够表演或再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片段。

100%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导 论

【知识点】知道影视传播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考核方式

【能力要求】分析影视传播中的典型案例

【难点】理解影视是什么?影视行业是什么?

第一单元 影视传播的发展和功能

【知识点】理解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简史,知道卢米埃尔兄弟、格里菲斯、卓别林等人物的功绩。知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基本情况。理解电视的起源和发展简史,知道NBCCBSABCCNNBBC等著名电视机构的基本情况、代表人物。分析影视传播的正负效应。

【能力要求】知道世界著名电视机构的特点与功绩。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传播的多重功能。

【难点】分析影视传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第二单元 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

【知识点】知道影视艺术的大众传播属性、科技属性、艺术属性和文化产业属性。理解影视传播的局限:传播手段和过程相对复杂、线形传播的制约、对抽象理性题材的局限性。

【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作品的不同属性,尤其是艺术属性,包括造型性、动态性、逼真性和假定性。

【难点】评价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传播的特点。

第三单元 影视传播的符号和语言

【知识点】符号概述。理解影视传播中的画面符号,包括景别、拍摄角度、构图、固定画面、运动画面的特点、作用、拍摄要求等。理解影视传播中的声音符号,包括语言、音乐、音响的特点与应用。理解影视传播中符号系统中的字幕,其概念、类型、基本使用要求。理解影视传播中的声画关系,包括声画合一、声画分立的区别与特点。知道影视传播的语言系统,理解蒙太奇的定义、代表人物、分类。知道巴赞与长镜头理论。

【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和蒙太奇手法。

【难点】分析蒙太奇和长镜头的差别,并结合相关影视作品,阐释其意义。

第四单元 影视传播的内容和形态

【知识点】理解影视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资讯、社教服务、思想观念、审美娱乐,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理解影视传播中的表演,其基本原则、基础训练方法,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影视表演的课堂展示。

【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作品的特征。运用基本技巧模仿影视片段表演。

【难点】分析影视作品的类型化特点。

第五单元 影视传播的接受和批评

【知识点】理解影视传播中受众的定义、特点、分类、动机。知道影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分析影视受众的行为、动机、态度、喜好等。

【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受众的动机和选择性心理。

【难点】分析影视受众的接受心理。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1

2

3

4



导论





第一单元

影视传播的发展和功能





第二单元

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





第三单元

影视传播的符号和语言




第四单元

影视传播的内容和形态




第五单元

影视传播的接受和批评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教与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导论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

案例分析

2


2

第一单元

影视传播的发展和功能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课堂交流、案例分析

6


6

第二单元

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

课堂交流、案例分析

4


4

第三单元

影视传播的符号和语言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实作学习

独立摄制一个命题短视频

10


10

第四单元

影视传播的内容和形态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合作学习

分组表演或再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片段

6


6

第五单元

影视传播的接受和批评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

课堂交流、案例分析

4


4

合计

32


32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影视传播概论》是帮助学生认识影视文化、建立影视思维的第一站,侧重于介绍影视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传播特点、社会价值等内容,是学生日后开展视频传播实践的奠基石。

授课要点

思政融入点

绪论

1.影视传播行业热点分析

2.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等

1.了解我国影视传播行业发展概况,增强文化自信

2.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计划

第一单元 影视传播的发展和功能

1.电影的发展

2.电视的发展

3.影视传播的功能

1.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影视行业的曲折发展和优秀创作者的坚韧品格、家国情怀

2. 培养逻辑分析、辩证性思维

第二单元 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

1.影视作为大众传播

2.影视传播作为科技

3.影视传播作为艺术

4.影视传播作为文化产业

1.拓展思维、深入认识、阐释观点、有效沟通

2.了解影视传播行业前沿发展

第三单元 影视传播的符号和语言

1.视觉符号:画面

2.听觉符号:声音

3.蒙太奇

1.提炼作品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2.勤学多练,锤炼视频传播的专业技能

第四单元 影视传播的内容和形态

1.影视传播的内容分类

2.影视传播中的表演

1.运用中国元素、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借助影视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第五单元 影视传播的接受和批评

1.影视受众的特点

2.影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

1.增重影视受众观点,分析影视受众需求

2.培养创新精神,解决复杂问题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合计

1

2

3

4




1

45%

期终闭卷考

100






100

X1

15%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互动、随堂小作业等

50



50



100

X2

20%

作品:短视频摄制,需含多景别、多角度镜头


100





100

X3

20%

课堂展示:分组表演或再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片段



80

20



100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