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概论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影视传播概论 | |||||
Introduction to Film and TV Communication | ||||||
课程代码 | 2030464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0 | |
开课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传播学一年级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专业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试 | |||
选用教材 | 《影视艺术概论》梁颐,9787301327746,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否 | |||
先修课程 | 无 | |||||
课程简介 | 本课程是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共32课时,均为理论教学,共计2学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为大众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形态——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媒介性质、传播特点、节目类型等。该课程应用性较强,对学生的传播理论和实践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影视传播概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要求都较高的课程,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点介绍,又有各个实践环节操作的具体要求。学好这门课将对学生融会贯通传播学其他课程,如《视频采集与制作》、《视频后期制作》、《纪录片创作》等有很大帮助。在互联网时代,电影和电视依然是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强势媒体,对它们的了解可以促进学生对当今大众传媒有整体认知,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业务能力。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本课程适合传播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学习,学生要同步观摩大量海内外优秀影视作品,对其创作特点、传播规律有一定的认知。 | |||||
大纲编写人 | | 制/修订时间 | 2024.5 | |||
专业负责人 | | 审定时间 | 2024.6 | |||
学院负责人 | | 批准时间 | 2024.6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知识目标 | 1 | 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概况、传播特点、内容形态等。 |
技能目标 | 2 | 能够完成一个命题短视频摄制。 |
3 | 能够表演或再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片段。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4 | 通过赏析优秀国产影视作品,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构建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开拓创新、协同合作的意识。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①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信息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③掌握各类图像、视频内容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能够使用各种摄影、摄像、编辑设备与软件,具备传播视觉化信息的基本能力。 |
LO3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②应用书面或口头形式,阐释自己的观点,有效沟通。 |
LO6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①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共同完成任务。 |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L01 | ① | H | 4.通过赏析优秀国产影视作品,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构建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 | 100% |
L02 | ③ | M | 2.能够完成一个命题短视频摄制。 | 100% |
L03 | ② | H | 1.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概况、传播特点、内容形态等。 | 100% |
L06 | ① | H | 3.能够表演或再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片段。 | 100% |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知识点】知道影视传播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考核方式 【能力要求】分析影视传播中的典型案例 【难点】理解影视是什么?影视行业是什么? |
第一单元 影视传播的发展和功能 【知识点】理解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简史,知道卢米埃尔兄弟、格里菲斯、卓别林等人物的功绩。知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基本情况。理解电视的起源和发展简史,知道NBC、CBS、ABC、CNN、BBC等著名电视机构的基本情况、代表人物。分析影视传播的正负效应。 【能力要求】知道世界著名电视机构的特点与功绩。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传播的多重功能。 【难点】分析影视传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
第二单元 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 【知识点】知道影视艺术的大众传播属性、科技属性、艺术属性和文化产业属性。理解影视传播的局限:传播手段和过程相对复杂、线形传播的制约、对抽象理性题材的局限性。 【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作品的不同属性,尤其是艺术属性,包括造型性、动态性、逼真性和假定性。 【难点】评价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传播的特点。 |
第三单元 影视传播的符号和语言 【知识点】符号概述。理解影视传播中的画面符号,包括景别、拍摄角度、构图、固定画面、运动画面的特点、作用、拍摄要求等。理解影视传播中的声音符号,包括语言、音乐、音响的特点与应用。理解影视传播中符号系统中的字幕,其概念、类型、基本使用要求。理解影视传播中的声画关系,包括声画合一、声画分立的区别与特点。知道影视传播的语言系统,理解蒙太奇的定义、代表人物、分类。知道巴赞与长镜头理论。 【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和蒙太奇手法。 【难点】分析蒙太奇和长镜头的差别,并结合相关影视作品,阐释其意义。 |
第四单元 影视传播的内容和形态 【知识点】理解影视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资讯、社教服务、思想观念、审美娱乐,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理解影视传播中的表演,其基本原则、基础训练方法,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影视表演的课堂展示。 【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作品的特征。运用基本技巧模仿影视片段表演。 【难点】分析影视作品的类型化特点。 |
第五单元 影视传播的接受和批评 【知识点】理解影视传播中受众的定义、特点、分类、动机。知道影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分析影视受众的行为、动机、态度、喜好等。 【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视受众的动机和选择性心理。 【难点】分析影视受众的接受心理。 |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 1 | 2 | 3 | 4 |
|
|
导论 | √ |
|
| √ |
|
|
第一单元 影视传播的发展和功能 | √ |
|
| √ |
|
|
第二单元 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 | √ |
|
| √ |
|
|
第三单元 影视传播的符号和语言 | √ | √ |
| √ |
|
|
第四单元 影视传播的内容和形态 | √ |
| √ | √ |
|
|
第五单元 影视传播的接受和批评 | √ |
|
| √ |
|
|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 教与学方式 | 考核方式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
导论 |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 | 案例分析 | 2 |
| 2 |
第一单元 影视传播的发展和功能 |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 课堂交流、案例分析 | 6 |
| 6 |
第二单元 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 |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 | 课堂交流、案例分析 | 4 |
| 4 |
第三单元 影视传播的符号和语言 |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实作学习 | 独立摄制一个命题短视频 | 10 |
| 10 |
第四单元 影视传播的内容和形态 |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合作学习 | 分组表演或再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片段 | 6 |
| 6 |
第五单元 影视传播的接受和批评 | 1.教的方法: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的方法:问题导向学习 | 课堂交流、案例分析 | 4 |
| 4 |
合计 | 32 |
| 32 |
《影视传播概论》是帮助学生认识影视文化、建立影视思维的第一站,侧重于介绍影视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传播特点、社会价值等内容,是学生日后开展视频传播实践的奠基石。
|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1 | 2 | 3 | 4 |
|
|
| |||
1 | 45% | 期终闭卷考 | 100 |
|
|
|
|
| 100 |
X1 | 15% |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互动、随堂小作业等 | 50 |
|
| 50 |
|
| 100 |
X2 | 20% | 作品:短视频摄制,需含多景别、多角度镜头 |
| 100 |
|
|
|
| 100 |
X3 | 20% | 课堂展示:分组表演或再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片段 |
|
| 80 | 20 |
|
| 100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