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进度安排
课次 | 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作业 |
1 | 4 | 单元一 :新媒介与社会的基础知识 1.《新媒介与社会》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2.媒介与社会理论的应用场景与应用对象 3.媒介化社会 4.社会化媒体及相邻学科与媒介社会学的交叉应用 | 讲授、课堂提问、实践练习 | 小组讨论:媒体的社会预警作用具体所指什么? |
2 | 4 | 单元二 :新媒体与舆论 1.舆论的概念、特征 2.《舆论》的核心要点(拟态环境、刻板印象) 3.新媒体舆论的特点及功能 | 讲授、课堂提问、实践练习 | 小组讨论:新媒体舆论特征有哪些 |
3 | 4 | 单元三 :新媒体与性别 1.性别平等发展状况 2.社会性别/性别话语理论 3.中国当代的性别传播话语 4.新媒体环境中的社会性别状况 5.性别的媒介建构 | 讲授、课堂提问、实践练习 | 小组讨论:使用理论分析媒介偏见案例
|
4 | 4 | 单元四 :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1.文化产业概述 2.新媒体对传统核心文化产业冲击 3.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4.我国新形势下文化产业的转型特点 | 讲授、课堂提问、实践练习 | 1.小组讨论:新媒体语境下,国内外文化产业转型有何区别? 2.作业:X2 |
5 | 4 | 单元五 :新媒体与社会结构 1.新媒体语境下社会结构和阶层的变化 2.新媒体建构并再造新的社会图景 3.社会发展中的阶层分化与新媒体的控制权和使用4.新媒体权力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 讲授、课堂提问、实践练习 | 小组讨论:媒介权力”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
6 | 4 | 单元六:新媒体与社会交往 1.媒介与社会交往的关系 2.新媒体对社会交往模式产生了哪些影响 3.新媒体对社会交往模式产生了哪些影响 | 讲授、课堂提问、实践练习 | 小组讨论:集合案例分析如何正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交往 |
7 | 4 | 单元七:新媒体与谣言偏见 1.谣言的发展简史 2.“谣言”“假新闻"与“新媒体假事件"界定 3.网络谣言产生的机制和特点 4.解新媒体谣言传播与消解模式 | 讲授、课堂提问、实践练习 | 讨论分析:“谣言”与“真相”的关系与界限
|
8 | 4 | 单元八:新媒体与社会的知识总结
2.期末论文点评 | 讲授、课堂提问 |
|
三、考核方式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X1 | 20% | 平时成绩 |
X2 | 35% | 小组报告 |
X3 | 45% | 期末论文 |
任课教师: 系主任审核:
日期: 2024.3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