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设计美学 | ||||
课程代码 | 2030801 | 课程序号 |
| 课程学分/学时 | 2/32学时 |
授课教师 | 覃芳萍 | 教师工号 | 21432 | 专/兼职 | 专职 |
上课班级 | 时尚传播B24-1/2 | 班级人数 | 78 | 上课教室 | 12号楼211 |
答疑安排 | 每周三14:00-16:00 | ||||
课程号/课程网站 |
| ||||
选用教材 | 尤西林著,《美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 | ||||
参考教材与资料 | 参考书目: 徐恒醇著,《设计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徐恒醇,《设计符号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郑建启 胡飞,《艺术设计方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
二、课程教学进度安排
课次 | 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作业 |
1 | 2 | 设计美学导论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2 | 2 | 第二章艺术与设计的异同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3 | 2 | 第三章生活世界与设计的人性化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东方审美理解及课堂表现 |
4 | 2 | 第四章人的需要与产品的功能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5 | 2 | 第五章审美的起源与形式感的形成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6 | 2 | 第六章生活中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效应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7 | 2 | 第七章审美活动的特性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8 | 2 | 第八章审美范畴的关联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体现审美范畴的视觉设计 |
9 | 2 | 第九章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10 | 2 | 第十章设计与生活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11 | 2 | 第十一章生活趣味、时尚与风格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审美创作 |
12 | 2 | 第十二章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13 | 2 | 第十三章产品语言与造型规范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14 | 2 | 第十四章视觉传达设计的审美呈现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15 | 2 | 第十五章品牌意识与市场效应 考前复习指导 | 启发式教学 小组案例分析法 资料阅读 |
|
16 | 2 | 优秀作业展示及分享
|
|
|
三、考核方式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1 | 40% | 开卷考试 |
X1 | 15% | 东方审美理解及课堂表现 |
X2 | 15% | 体现审美范畴的视觉设计 |
X3 | 30%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审美创作 |
任课教师: (签名) 系主任审核: (签名) 日期: 202508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