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闻传播学院秘书学(行政与商务)专业毕业生孙俊杰,中共党员,在校期间曾获得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宝山区年度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宝山区微宣讲大赛(社区宣讲联盟组)“十佳”宣讲员、清云奖学金·感动建桥学子、校弘扬雷锋精神优秀学生金质奖章、校一等奖学金等二十余项奖项荣誉。在校期间,曾担任校大学生平安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考勤班长等职务,致力于平安校园共建与班风学风建设;在校外,曾担任大场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总联络员、区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团成员等职务,四年如一日坚持在休息日投身基层服务群众,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400小时;曾在水利部部属企业、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务保障组、大场镇团委与居民区进行实习实践。现就职于徐汇区康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办公室工作,也就是我们秘书工作,主要任务就是办文、办会和办事,同学们在未来四年求学之路上一定要多学习更要多实操......”。刚步入校园时,秘书系主任吴美老师在新生见面会上的这段话一直印刻在孙俊杰的脑海之中。“如何去学习和练习”、“如何将学习与练习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将实习实践更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便成为了他四年边思考实践的方向。
一.磨砺以须,倍道而进
自入学以来,孙俊杰便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大一至大四,他从来迟到早退更未缺旷过一次。在任课老师眼中,他就是一个上课积极、下课努力的同学,课堂互动一定少不了他的身影,课后会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和文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甚至常常能看见他主动与老师去探讨学术问题。大二时,一节《公文写作》课后,他针对课上所举的一篇公文范例与自己课前检索预习的相关文章的异同有了许多自己的思考,便与陈力勇老师直接在讲台上深入交流探讨,直到后续课程的老师进入教室提醒,才发现教室里已经空无一人。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他都有着一颗不甘失败的心,大三上的《中外秘书史》课程中,因为自己英语水平较为薄弱,在课程伊始,便发现常常跟不上课程节奏导致前期成绩一直不高,后来他通过多倍于普通同学的努力,后程发力最终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获得总分96的好成绩。
正是因为他对于学术“较真”、面对困难无畏的态度,使他在大学期间共43门课程获得满绩,综合测评成绩一直位于专业前列,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两次、二等奖学金一次。
二.心怀大爱,奉献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当代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他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个人理想同时代命运相结合,投入基层治理与公益服务之中去,切实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四年里,他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校内的防诈科普、隐患排查、返校迎新等活动现场均能看到他默默奉献的身影。
在校外,他坚持在休息日投身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将校训精神带到每一处。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他冲锋在前,担起最繁重的楼长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冒着感染风险,自掏油费自驾为居民集中配药,用汗水筑起社区群众的沟通和生命之桥。作为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总联络员,他协调各方资源,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园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他深入基层一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事例,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传递给广大群众。深入浅出、贴近实际的宣讲赢得了广泛好评,在宝山区微宣讲大赛中,荣获社区宣讲联盟组“十佳”宣讲员称号,展现了青年理论宣讲员的风采。
四年如一日的坚持,让孙俊杰的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到了1400小时。因在志愿服务中的突出表现,他荣获团中央表彰全国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大学生典型模范的最高荣誉之一“中国电信奖学金”,获评全区年度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感动建桥学子、雷锋金奖等荣誉,当面对《解放日报》与央视的采访时,他说“我要和雷锋同志一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是他对志愿服务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三.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四年里,他参与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更在实践中学习办文、办会、办事。
在水利部部属企业实习期间,他承担了许多文件流转、公文起草、档案管理等行政工作。在实践中锻炼了其办文能力,也是因为这段实操经历让他面对难度较高的《秘书文档管理》课程时能够得心应手。
在市政府会务保障组实习期间,他参与了市政府工作会议、委办局工作例会等各型会议的会务保障工作,通过日常的会务实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在高水平的平台上锻炼,让他收获了许多书本上无法了解的办会知识与经验。
此外,他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需求,通过机关实习与基层实践,使其办事能力得到了更大的飞跃,在大场镇团委与居民区实践的经历让他更加贴近群众、了解社会,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四.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正是由于大学里丰富的实习实践经历,让孙俊杰坚定了前进的方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公仆。大四时,他努力克服实习与论文的压力,认真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与国企招录考试,可能也正是因为四年中丰富且深刻的实习实践经历与稳扎稳打的专业素养,使其三场考试三战三捷。当市局总队、市属国企和街道三条“道路”均摆在他面前时,他却坚定的选择了最后一条——“基层”!当面对周围人不理解的声音时,他说“我是党组织培养的,更是在基层历练出来的,我自然就该到基层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报到入职半年来,他将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带到工作岗位中,在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与区域化党建工作中贡献了青春力量。借此机会,他希望自己的求学与实践经历能够带给耕耘在拼搏道路上的同学一份不断向前的力量,希望大家能够抓住大学里学习与实践的时光,更希望大家回首来时路,堪堪亦澜澜;抬眼望前路,漫漫亦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