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的路上苦乐自知,只有真的享受其中,才会初见心动,再见亦怦然。”短短一句话,便绘就了朱敏耀大学生活的精彩画卷。朱敏耀,来自传播学B20-2班,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曾经担任上海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团队宣讲员、浦东新区临港朗诵艺术团领诵员、班级团支部书记、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建中心主任、建桥学院国政馆讲解教练员等多重职务。而面对多重职务、任务与压力的锦囊则是享受与热爱。
获奖情况
先后获得思政、科创、演讲朗诵等领域校(院)级荣誉65项,市级以上荣誉42项(以下为部分奖项)
2020-2021学年 新闻传播学院“魅力团支书”称号
2020-2021年度 浦东新区“我们的诗”诵读会诗意盎然奖
2020-2021学年 上海建桥学院“第一届建桥杯”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
2020-2021学年 上海建桥学院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一等奖
2021-2022学年 大中华地区“敦煌非遗艺术”研究项目课程“杰出营员”
2021-2022学年 第八届“曹灿杯”朗诵展示活动(上海市)展示最佳风采奖
2021-2022学年 弘扬雷锋精神优秀学生“金质奖章”
2021-2022学年 上海建桥学院第五届“卓越建桥杯”时政知识竞赛一等奖
2021-2022学年 上海建桥学院“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
2021-2022学年 上海建桥学院“优秀社区学生干部”
2021-2022学年 上海建桥学院“优秀学生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者”
2021-2022学年新闻传播学院党建中心先进个人
2021-2022学年 国家奖学金、卓越奖学金
2022-2023学年 国家奖学金、卓越奖学金
2022-2023学年 “建行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
2022-2023学年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银、铜奖
2022-2023学年 第八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互联网+文创类一等奖
2022-2023学年 临港思政理论课教学实验课——超级大讲堂优秀团队奖
2022-2023学年 第十八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市赛二等奖
2022-2023学年“2022延吉·新思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2022-2023学年第七届“创新生涯驱动人生”大学生创业训练营(临港地区高校)定向越野路演特等奖
2022-2023学年 第七届“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三等奖
2022-2023学年 上海建桥学院全球素养班辩论赛“最佳辩手”
2022-2023学年 上海建桥学院“学习强国”年度学习之星
2022-2023学年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校赛一等奖
2023-2024学年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
2023-2024学年 第八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优秀创新项目奖
军旅铸魂,人生洗礼
朱敏耀曾在部队中度过两年,那段时光对他来说意义非凡。部队不仅锻炼了他的体魄,更铸就了他的意志和灵魂。他从老班长们身上学到了不断进取的精神,也领悟到遇事冷静分析、处事不惊的智慧,这让他在困境中总能保持冷静、泰然处之。两年的军旅生涯,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肉体的磨练,更是心灵的洗礼,培养了他应对压力和复杂情况的能力。在部队的日子里,他经历了从内到外的蜕变。
同时两年的部队生活,让他在回归大学时目标明确,按计划前行。正如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感谢部队的历练,也珍惜大学的时光。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带着这份宝贵的收获,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红色服务,之心为本
在大学期间,他将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建中心 视为自己的核心事务之一。他作为班长不仅深度参与了中高党的策划,还担任了音乐党课的组织者。在这个平台上,他倾注了三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党建工作悄然改变着他的思维方式和待人接物的方式。
朱敏耀表示,入党是一个让人从内到外蜕变的过程,从而使人真心向党组织靠近。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在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身心都接受严格的考验。他说:“入党不是为了荣誉,而是要切实为人民服务。党员必须具备吸引和令他人信服的优秀品质和素质。”这是他在党建中心收获到的最宝贵的财富。
志愿发于心,奉献践于行
在大学期间,朱敏耀热衷于志愿服务。他积极投身于小朋友双语教学中去。他清晰记得第一次双语上课的场景,身穿军装,为孩子们演绎王二小的绘本。看到孩子们的日益进步,他感到由衷的高兴。此后,他将红色故事融入双语教学中,以此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语言学习兴趣,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一颗颗红色的“种子”。
他表示,“志愿服务不仅仅是给予,更是收获。通过与小朋友的互动,我学会了耐心和关爱,也感受到了付出的喜悦。”这段经历对他而言弥足珍贵,也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寄语学弟学妹们,作为新闻传播学院的一员,应担当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秉持真实、公正的原则报道新闻,让真理传递给更多人。同时应拓宽知识领域,结合新闻与个人特长,成为复合型人才。名言有云:“笔下有青天,文章惊四海。”希望学弟学妹们将所学与实践结合,发挥创造力,为新闻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撰稿:杨钰莹
排版: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