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传先锋丨郑怡彦——霁月光风,不萦于怀

发布者:田园发布时间:2023-08-04浏览次数:13

  村上春树说过:“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允许一切发生,她,就是郑怡彦,新闻学B19-4班团支部书记,曾任闻传新媒体中心采编部干事、校电视台摄影部部员、学生事务中心助管。

所获荣誉:

2019-2020学年上海建桥学院“新生锻造营”优秀学员

2019-2020学年上海建桥学院军训优秀学员

2019年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音为有你,芳华壹玖”红色剧配音大赛一等奖

上海建桥学院2019年度优秀团员

2019-2020学年上海建桥学院二等奖奖学金

2019-2020学年上海建桥学院全国

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组三等奖

2020-2021 上海建桥学院“校园vlog”大赛视频组第七名

2020-2021学年上海建桥学院优秀团干部

2020-2021学年上海建桥学院二等奖奖学金

2021年第五届“丝路杯”全国数度大赛“一带一路”

全国总决赛最佳优秀奖

2021-2022年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可视化大赛”新闻可视化组一等奖

2021-2022年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可视化大赛”摄影组入围奖

2021-2022年上海市大学生广告大赛视频组入围奖

2021-2022学年上海建桥学院二等奖奖学金

2022-2023学年上海建桥学院雷锋奖铜质奖章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郑怡彦的外公是一名抗战老兵,她的父母都是光荣的共产党员,郑怡彦小时候就时常听外公滔滔不绝地讲述抗战故事,那些经历如同种子一般深埋于她的心底,她的父母则会以实际行动向她灌输党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为那颗向党组织靠拢的种子提供了养分。在家人们的循循教导之下,种子生根发芽,郑怡彦对共产党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崇敬与信仰。所以在步入大学之初,郑怡彦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发展对象答辩 三排右一为郑怡彦)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 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疫情封校期间,身为预备党员的郑怡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任校园疫情防控志愿者,后来又成为北六七层层长,负责整个楼层的日常核酸、一日三餐、生活用品等。“那个时候挺辛苦的,工作堆在一起还要兼顾学习,基本上都是晚上一两点睡,早上五六点就要爬起来。”郑怡彦回忆到。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那段连班倒的日子让郑怡彦深刻体会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也更坚定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第三排左三为郑怡彦)


她说她想当记录者,光和影是她的诗

在采访中,郑怡彦提到自己很早便出去实习了,因为热爱摄影,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在片场度过的。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那段当助理的日子,让她确确实实地踏入了影视行业,实实在在地拓宽了在电影、胶片工艺的知识面。她也会与不同的剧组人员打交道,提高了自身本领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机缘巧合之下,郑怡彦有机会做一些美术和编导工作,这就意味着她需要自己进行选题策划、写作有关脚本,虽然内容需要反复打磨,但当自己的本子被拍摄成片并放映时,这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给予她更大的动力进行下一个创作。

郑怡彦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她说:“镜头记录下的一些瞬间可能在当时看起来是不起眼的,但当那些瞬间陈列在相册里就会带给我一种希望与温暖,那是我认为生活最本质、最真实的状态。

心之所向,自当竭力而往,郑怡彦也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害怕失败、固步自封,趁着年轻多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尝试更多可能性。

明天的答案,在今天的行动里

郑怡彦的摄影作品:




生活本没有一纸蓝图,更没有标准答案,郑怡彦表示目前的自己对于未来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划,只想做好当下的工作,过好当下的生活,不虚度每一寸光阴。

人生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光芒万丈之前,我们都要欣然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然而认真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用行动给足自己勇气,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远方,我们终会抵达。”



撰稿:蔡烨箐

排版:王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