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丨滕菲:以青年之我,谱写新时代青春华章

发布者:田园发布时间:2023-09-09浏览次数:11

在过去的四年里,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一直活跃着一个忙碌的身影。她将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于心、将无私的奉献精神融入实践,全心全意为学校、为同学服务。

她就是本次人物专访的主人公,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滕菲。



滕菲,女,来自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B20-6班,中共党员。曾任校团委学生副书记、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校党史宣讲团成员、理论宣讲团成员等职务。在校四年她积极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参与进博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校内迎新、献血志愿者等校内外志愿者活动,志愿时长累计1300余小时。



01

把稳思想之舵,践行学生本职

从大一开始,滕菲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与各级党课和实践活动,并在2022423日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为更好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她积极加入党史宣讲团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团,和其他成员一起组织开展了党史宣讲活动40余次,覆盖青年2900人次。 



除此之外,她也不忘做好学生本职,专业成绩始终保持在前列,并获得各类奖学金以及学术相关奖项5项。在抓牢自己专业学习的同时,她也能利用空余时间帮助身边同学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近几年,她积极参与了各类社会实践,曾在中国电建华东设计勘测研究院百里钱塘项目部参与社会实践。期间,他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在海宁市党业融合书记领办项目pk赛中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也荣获“上海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称号。



02

投身学生工作,协调全面发展

在学生工作上,她曾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等十余个职务。任职期间,她认真诠释着“在其位,谋其职”这句话:统筹开展了各类活动42次、审核各类材料2200余份,完成了4次、300余场的社团团组织生活会等,策划开展“社团文化节”、“军民大联欢”、“五四青年节活动”、“主持人大赛”等文娱活动。也曾多次参加学院、学校、上海市学生代表大会等,积极谏言。



除此之外,她还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积极参与电视台节目录制、时政知识竞赛、招生直播等活动。期间,她和同学们相处融洽,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珍贵的友谊。



对于学习和学生工作间的平衡问题,滕菲和我们分享到:在大一刚入校时,她就加入了校团委社团管理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无法平衡好学习和工作,她也曾迷茫过,不过在短暂的迷茫过后,她马上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很好地平衡了学习和工作。



03

筑牢服务意识,弘扬雷锋精神

近几年,在工作之余她还积极参加进博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防疫志愿者等活动,累计时长1300小时,获得“进博会优秀志愿者”、“弘扬雷锋精神”金质奖章,“疫情防控青年突击手”等荣誉。



在第四、第五届进博会前后,滕菲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我校117+99名“小叶子”参与进博志愿服务活动,在做好本校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志愿者的后勤服务及培训工作的同时,也作为第五届小叶子讲师团的一员为来自各个高校的4000余名志愿者制作了精美的岗前培训视频,为第四届、第五届进博会的圆满举办注入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并获得了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她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义无反顾的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她再一次投身疫情防控。作为校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总队的主要负责人,她协助团委老师先后召集并组织468名校院团学骨干和221名退伍军人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核酸检测工作中,连续4天,每天仅用时7小时就完成了近六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保障了全校师生的安全。



在疫情相对稳定后,她也在第一时间带领1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奔赴校园防疫第一线,开展核酸检测90余次,累计服务人次超百万。五月中旬,随着大学生陆续返乡,核酸检测和志愿者工作也面临着巨大困难:缺人扫码,她就跟着医疗队的同学们一起,穿上蓝色防护服、带上护具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十余次,确保每日的工作顺利开展。



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和志愿者,但她自己,自始至终都坚守在岗位上。整整101天的时间里,她是同学们眼中的超能“大白”、“大蓝”,也是活跃在校园战疫一线的“红马甲”,她身体力行地站好了第一班岗,也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04

当谈及成长背后的信念与动力

滕菲表示:进校以来,老师时常向她们传递“雷锋精神”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的校训精神。正是因为这些信念的支撑,才铸就了现在的她。

同时,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她也慢慢发现雷锋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不论身在何处,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应树立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雷锋精神作为指引,知行合一,用自己的作为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赠言 ——

首先,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而大学这个阶段,是知识增长、能力提升的好时候,因此学弟学妹们要利用好这个黄金时期,尽可能多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处事能力。

其次,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更要坚持给自己树立良好的目标和方向。在大一入校时,如果没有特别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抓紧时间先树立一个短期目标,并为之努力。只要有足够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方向,那么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航道”。

最后,大学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地方,我们可以把雷锋精神和校训精神作为指引,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参与志愿者、社团、文体活动等,尽力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转载自建桥学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