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学生群体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入探索,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走进乡村,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将劳动实践践行到乡村。同时,这一实践过程也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扩展大学生劳动实践课程的意义与效果,上海建桥学院“晴·劳”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上海市浦东新区李雪村,旨在探索李雪村发展成功经验,有效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相结合,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性,构建新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本次实践的目标在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活动,深入接触农村社区,透过实地体验将丰富的乡土故事呈现给大学生群体,让团队成员通过亲身经历更深刻地理解其内在价值和核心意义。这不仅能够丰富团队成员的实践经验,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实现专业知识应用的平台,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和社会影响力。
李雪村团支部书记陆苏麟对上海建桥学院“晴·劳”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全程陪同参与。
上海书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李雪村种植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增产增收,更重要的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可以逐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推动整体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在炎炎烈日下,团队成员对上海书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参观。
随后,负责基地种植的鲁华东老师引领着团队成员深入各个大棚园区,并为团队成员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解与介绍。鲁老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团队成员细致讲解了奇异莓的生长环境、种植条件、品类特色等相关知识,并且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黄瓜、圣女果、西葫芦、豆角、橘子等作物的种植。
经过一上午的参观体验,李雪村的村民们热情邀请团队成员共进午餐,品尝一道道由当地特色农产品制作而成的美味菜肴。
我们来到了李雪村村民委员会的会议室与李雪村村委委员陈春柳女士进行了访谈。陈委员就李雪村的农业成果、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及应对措施、国家政策对李雪村基层农业的影响、农业政策和知识在李雪村中的宣传效果以及未来李雪村的农业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我们与村民李国章爷爷进行了亲切的访谈,李爷爷是村内的瓜果种植专家,承包了村中15亩土地进行瓜果种植。在访谈中,李爷爷介绍了自己种植的瓜果品种,例如双色冰激凌西瓜、哈密瓜等等,并简要的说明了瓜果的种植过程以及收成。李爷爷指出,当前村内的农业发展正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村内最年轻的瓜农已经56岁,急需青壮年劳动力的补充。鉴于此,他特别欢迎大学生们前来学习瓜果种植的相关知识,并期待他们能为村庄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在访谈结束后,李爷爷还盛情邀请团队成员前往自家瓜田进行参观并热情赠送团队成员自家产的瓜果。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合作社的老板倪国平先生和基地负责人鲁华东先生与我们进行访谈。他们主要围绕科技发展对其种植农产品种类选择的影响、科技发展对种植条件的改善、科技发展对空间利用率的增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的解析,让团队成员更加了解了有关农产品的种植知识。
李雪舟烈士故居
下午,陆苏麟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李雪舟烈士故居并讲解李雪舟烈士的英勇往事,在陆老师讲解过后,团队成员一同打扫了李雪舟烈士故居。
经过一天的学习和交流,我们探访了李雪村特色产业,采访了李雪村农业发展的代表人物,感受了李雪村农业基地的特色,通过实践调研,积累了近年来李雪村农业发展成功的经验,为建设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指导。
撰稿:“晴·劳”暑期社会实践团
拍摄:“晴·劳”暑期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