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 课程大纲

时间:2024-11-20浏览:10设置


纪录片创作》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纪录片创作

(英文)Documentary Making

课程代码

2030036

课程学分

3

课程学时

48

理论学时

24

实践学时

24

开课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新媒体2021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修课

考核方式

考查

选用教材

《纪录片创作》,何方,罗建英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先修课程

视频采集与制作,20301944

课程简介

《纪录片创作》是新媒体专业修课程课程旨在为新媒体专业的大三学生提供全面的纪录片制作知识和技能。通过深入探讨纪录片制作的艺术和科学,学生将了解纪录片的起源、演变以及早期先驱者如卢米埃尔兄弟和罗伯特·弗莱厄蒂的重要贡献。课程内容涵盖各种纪录片风格和流派,包括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并探讨它们对当代纪录片制作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纪录片制作的美学原则,包括叙事结构、视觉叙事以及再现现实所涉及的伦理考虑。重点培养学生纪录片研究、策划、拍摄和编辑的实践技能,以及对纪录片作为艺术表达和社会评论形式的理解。

通过理论理解和实践项目,学生将有能力创作纪录片,将技术技能与对媒体传播、教育和影响公共话语的深刻理解相结合。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纪录片制作,使他们能够在新媒体领域创作出反映独特视角和新媒体技能的有影响力的纪录片。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适合传播学专业年级学生学习,建议在修完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视频后期制作、视听语言等相关课程后选修本课程。

大纲编写人

吕 益

/修订时间

2024.02.22

专业负责人

(签名)

审定时间


学院负责人

(签名)

批准时间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学生需要了解纪录片的定义、类型和发展历程,能够解释纪录片的特点、说出常见的类型,并简述其发展历程。

2

学生需要掌握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包括分析不同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并熟练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创作。

技能目标

3

掌握纪录片剧本创作的基本方法,包括分析剧本结构和要素,撰写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生动的剧本,以及进行拍摄和剪辑。

4

掌握纪录片拍摄和剪辑的基本技巧,包括使用摄像机进行拍摄、掌握画面构图和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以及熟练使用剪辑软件进行剪辑,剪辑出节奏明快、结构合理、主题鲜明的作品。

5

了解纪录片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后期制作的主要内容、字幕、音乐、音效等的添加方法,以及色彩校正和格式转换。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6

奉献社会,富有爱心,懂得感恩,自觉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具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动,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公益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热爱所学专业,勤学多练,锤炼技能。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习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具备职业道德操守。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信息传播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熟练掌握各类音视频创作、拍摄、剪辑、后期的基本技能

LO3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应用书面或口头形式,阐释自己的观点,有效沟通。

LO4自主学习:能根据环境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能根据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并设计学习计划。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O1


H

爱岗敬业,热爱所学专业,勤学多练,锤炼技能。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习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具备职业道德操守。

100%

LO2


H

熟练掌握各类音视频创作、拍摄、剪辑、后期的基本技能

100%

LO3

H

应用书面或口头形式,阐释自己的观点,有效沟通。

100%

LO4

H

能根据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并设计学习计划。

100%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一)各实验项目的基本信息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小计

1

观赏纪录片进行赏析写作,

完成纪录片剧本创作

综合型

7.5

7.5

15

2

撰写策划案,完成纪录短片的创作

综合型

10.5

10.5

21

3

撰写策划案,完成纪录短片的创作

综合型

6

6

12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二)各实验项目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

实验1观赏纪录片进行赏析写作,完成纪录片剧本创作


教学目标:

学生需要能够,1掌握纪录片的类型、特点和表现手法2提高对纪录片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掌握纪录片剧本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4独立创作一部完整的纪录片剧本。


教学内容:

进行类型多样的纪录片学习,包括自然类、人文类、历史类、社会类、科教类等,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启发性。创作剧本结构包括主题、选题、框架、素材、人物、情节、解说词等,需要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生动、画面精美等写作技巧。同时,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也是教学关键,采访、旁白、解说、字幕、音乐、音效等手法的运用将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和观赏效果。


实验要求:

第一部分:纪录片赏析

学生需观看指定数量的纪录片,并完成观后感或评论文章。学生需参与课堂讨论,分析纪录片的类型、特点、表现手法等。

第二部分:纪录片剧本创作

学生需完成一个纪录片选题策划,并撰写一份详细的剧本。学生需使用指定的纪录片素材进行赏析和创作。学生需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并达到教学目标。


纪录片剧本学习推荐:

自然类:《地球脉搏》、《蓝色星球》、《生命》、《行星地球》

人文类:《河西走廊》、《人类星球》、《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

历史类:《故宫》、《中国通史》、《丝绸之路》、《抗美援朝》

社会类:《打工者》、《计划生育》、《天眼》、《穹顶之下》

科教类:《探索发现》、《走进科学》、《纪录片之夜》、《大国崛起》


实验2完成一部社会和文化纪录片的创作


教学目标:

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

掌握社会和文化纪录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对社会和文化议题的关注和思考。独立策划和创作一部完整的社会和文化纪录片。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社会和文化纪录片策划

  • 选题:确定主题、目标受众、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背景、了解相关人物和事件。

  • 策划方案:确定拍摄计划、采访对象、拍摄场景、解说词等。

部分:社会和文化纪录片创作

  • 拍摄:掌握拍摄技巧,确保画面质量和音效清晰。

  • 剪辑:按照剧本结构进行剪辑,突出主题和情节。

  • 配音:撰写解说词,并进行配音录制。

  • 后期制作:添加字幕、音乐、音效等,完成最终成品。


实验要求:

学生需选择一个社会或文化议题,并完成一份详细的策划案。

学生需拍摄一部完整的社会和文化纪录片,片长不低于15分钟。

学生需完成所有实验任务,并达到教学目标。


社会和文化纪录片参考推荐:

社会类:《打工者》、《计划生育》、《天眼》、《穹顶之下》

文化类:《河西走廊》、《人类星球》、《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


实验3完成一部历史纪录片的创作

教学目标:

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1掌握社会和文化纪录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2提高对社会和文化议题的关注和思考。3独立策划和创作一部完整的社会和文化纪录片。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社会和文化纪录片策划

  • 选题:确定主题、目标受众、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背景、了解相关人物和事件。

  • 策划方案:确定拍摄计划、采访对象、拍摄场景、解说词等。


部分:社会和文化纪录片创作

  • 拍摄:掌握拍摄技巧,确保画面质量和音效清晰。

  • 剪辑:按照剧本结构进行剪辑,突出主题和情节。

  • 配音:撰写解说词,并进行配音录制。

  • 后期制作:添加字幕、音乐、音效等,完成最终成品。


实验要求:

学生需选择一个社会或文化议题,并完成一份详细的策划案。

学生需拍摄一部完整的社会和文化纪录片,片长不低于15分钟。

学生需完成所有实验任务,并达到教学目标。


社会和文化纪录片参考推荐:

社会类:《打工者》、《计划生育》、《天眼》、《穹顶之下》

文化类:《河西走廊》、《人类星球》、《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


(三)各实验项目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实验项目名称

1

2

3

4

5

6

纪录片剧本创作

社会和文化纪录片创作

历史纪录片创作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本《纪录片创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1. 在教学内容上,将介绍纪录片的概述,包括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同时讲解纪录片创作的技巧,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2.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将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以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作能力。

  3. 思政元素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等方面,达到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的目的。

  4. 在考核评价上,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作品和思政表现。

  5. 在教学反思中,将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思政表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程考核

总评构成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合计

1

2

3

4

5

6


X1

30%

纪录片创作一

30

30



30


100

X2

40%

纪录片创作二

20

20

20


20

20

100

X3

30%

纪录片创作三

10

20

20

30

10

10

100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不及格

59-0

1







X1







X2







X3







X4







X5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