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行为学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组织行为学 | |||||
(英文)Organization Behavior | ||||||
课程代码 | 2060537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0 | |
开课学院 | 秘书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秘书学专业 大二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专业必修 | 考核方式 | 考查 | |||
选用教材 | 组织行为学,编写组孙健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是 | |||
先修课程 | 秘书心理学 | |||||
课程简介 |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组织行为学又有其自身的许多分支,如企业组织行为学、学校组织行为学、医院组织行为学、军队组织行为学等等。目前企业组织行为学研究较多、应用较广。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以行为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 《组织行为学》是秘书学专业核心必修课之一,开课年级为秘书学专业大二学生。 该课程包括个体行为、群体与团队行为、组织行为三大部分,具体为个体心理与行为、动机与激励、群体心理与行为、群体行为、团队、领导、沟通、组织文化、组织学习与创新、组织变革与发展、个人组织关系等主要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系统认识和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理解管理的本质核心都是对人的管理,了解组织中人的认识水平。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本课程是该秘书学专业必修课程,建议本科二年级学习。 | |||||
大纲编写人 | (签名) | 制/修订时间 | 2024.3 | |||
专业负责人 | (签名) | 审定时间 | 2024.3 | |||
学院负责人 | (签名) | 批准时间 | 2024.3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知识目标 | 1 | 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
2 | 能根据环境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 |
技能目标 | 3 | 熟悉人力资源工作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管理,并能设计方案。 |
4 | 能用已有的思维成果和创新的方法进行策划。熟悉营销策划原理与步骤、策划创意与文案、营销策划整体设计及运用等。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5 | 遵守纪律、守信守责;适应环境变化,具有耐挫折、抗压力的能力。 |
6 | 愿意服务他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人热忱,富于爱心,懂得感恩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④诚信尽责,为人诚实,信守承诺,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勇于担责。 |
LO5健康发展:懂得审美、热爱劳动、为人热忱、身心健康、耐挫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⑤持续发展,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与行动;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L06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③能用创新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真实问题。 |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L01 | ④ | M | 遵守纪律、守信守责;适应环境变化,具有耐挫折、抗压力的能力。 | 50% |
愿意服务他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人热忱,富于爱心,懂得感恩 | 50% | |||
LO5 | ⑤ | M | 能根据环境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 50% |
能用已有的思维成果和创新的方法进行策划。熟悉营销策划原理与步骤、策划创意与文案、营销策划整体设计及运用等。 | 50% | |||
L06 | ③ | H | 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 100% |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个体人格差异 第2章 个体行为基础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情绪压力管理 第3章 个体与组织匹配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心理契约 第4章 动机与激励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激励的应用实践 第5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群体发展阶段及行为特征 第6章 团队管理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如何应对团队管理中的各种挑战 第7章 沟通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如何解决沟通障碍 第8章 领导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领导成员互动机制 第9章 决策与绩效实践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性决策与实际决策的区别 第10章 冲突与冲突管理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冲突的策略 第11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组织变革阻力的克服 第12章 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创新)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组织创新方法论 第13章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组织盘点与战略规划的关系 第14章 网络组织和新型组织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网络组织中员工的行为特点 第15章 组织文化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组织文化建设 第16章 跨文化组织行为 理论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跨国公司管理实践 |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 1 | 2 | 3 | 4 | 5 | 6 |
第一单元 个体差异 | √ | √ | ||||
第二单元 个体行为基础 | √ | √ | ||||
第三单元 个体与组织匹配 | √ | √ | ||||
第四单元 动机与激励 | √ | √ | √ | |||
第五单元 群体心理与行为 | √ | √ | √ | |||
第六单元 团队管理 | √ | √ | √ | |||
第七单元 沟通 | √ | √ | √ | |||
第八单元 领导 | √ | √ | √ | |||
第九单元 决策与绩效实践 | √ | √ | ||||
第十单元 冲突与冲突管理 | √ | √ | ||||
第十一单元 组织变革与发展 | √ | √ | ||||
第十二单元 组织学习 | √ | √ | ||||
第十三单元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 | √ | √ | ||||
第十四单元 网络组织和新型组织 | √ | √ | ||||
第十五单元 组织文化 | √ | √ | ||||
第十六单元 跨文化组织行为 | √ | √ |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 教与学方式 | 考核方式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
第一单元 个体差异 |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二单元 个体行为基础 | 案例分析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三单元 个体与组织匹配 |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四单元 动机与激励 | 案例分析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五单元 群体心理与行为 | 项目驱动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六单元 团队管理 | 项目驱动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七单元 沟通 |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八单元 领导 | 案例分析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九单元 决策与绩效实践 |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十单元 冲突与冲突管理 | 案例分析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十一单元 组织变革与发展 |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十二单元 组织学习 | 案例分析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十三单元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 |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十四单元 网络组织和新型组织 | 案例分析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十五单元 组织文化 | 综合展示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第十六单元 跨文化组织行为 | 项目驱动法 | 过程性考查 | 2 | 0 | 2 |
合计 | 32 | 0 | 32 |
通过结合具体组织,运用“动机与激励、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团队管理、冲突与冲突管理”等理论,分析组织中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行为,让学生了解组织中人性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绩效管理设计的实践与逻辑。 通过掌握“个体差异、激励、自我效能感、组织公民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沟通”等知识点,提高学生助人为乐的意愿、提高帮助同学、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为能力。 本课程有助于丰富学生秘书学相关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并强化学生对国家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 |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
X1 | 10% | 课堂表现(考勤) | 100 | 100 | |||||
X2 | 10% | 随堂测验(个人) | 50 | 50 | 100 | ||||
X3 | 30% | 案例分析(个人) | 50 | 50 | 100 | ||||
X4 | 50% | 总报告(小组) | 20 | 20 | 20 | 20 | 20 | 100 |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 课 程 目 | 考核要求 | 评价标准 | |||
优 100-90 | 良 89-75 | 中 74-60 | 不及格 59-0 | |||
1 | ||||||
X1 | ||||||
X2 | ||||||
X3 | ||||||
X4 | ||||||
X5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