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1》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新闻采访与写作2 | |||||
(英文)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2 | ||||||
课程代码 | 1030052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6 | |
开课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新闻传播专业 二、三年级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专业必修课 | 考核方式 | 考察 | |||
选用教材 | 《新闻采访与写作》,罗以澄等编写组,9787040485028,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是 | |||
先修课程 | 《基础写作》 | |||||
课程简介 | 本课程是新闻实务的基础课,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新闻采访技能。本学期课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视频新闻采制。包括视频新闻采访前期的策划与准备,采访中期的实施与运作,采访后期的剪辑,并指导学生进行采访实践活动;第二部分为深度报道采访写作。包括深度报道的选题策划、采访技巧以及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方式;第三部分为新闻道德与伦理。 通过以上三部分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新媒体时期新闻采制的各种能力,胜任融媒体记者工作。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识读能力。 | |||||
大纲编写人 | (签名) | 制/修订时间 | 2023.12 | |||
(签名) | 审定时间 | 2024.03.01 | ||||
学院负责人 | (签名) | 批准时间 | 2024.03.01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知识目标 | 1 | 能够撰写不同类型的新闻报导 |
技能目标 | 2 | 能接受新闻采访中时被拒绝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
3 | 能利用多媒体进行现场连线报道 | |
4 | 能够在采访中与受访对象良好沟通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5 | 新闻报道立足点为党的喉舌,传递人民呼声 |
6 |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 |
7 | 具备人际交往与新闻公关能力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②遵纪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④诚信尽责,为人诚实,信守承诺,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勇于担责。 |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④文稿写作与编辑:掌握各类新闻文体的写作方法,文字通顺、内容充实、有传播价值,能针对不同的媒介进行文稿的写作和编辑。 ⑥媒介应用与发展:能较好地应用多种常用传播媒介,并能与时俱进地掌握岗位所要求的新媒介技术。 |
LO3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①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分析他人需求。 |
LO5健康发展:懂得审美、热爱劳动、为人热忱、身心健康、耐挫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②心理健康,学习和参与心理调适各项活动,耐挫折,能承受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L01 | ② | M | 新闻报道立足点为党的喉舌,传递人民呼声 | 50% |
④ | H |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 50% | |
L02 | ③ | H | 具备人际交往与新闻公关能力 | 20% |
④ | H | 能够撰写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 | 30%% | |
⑥ | M | 能利用多媒体拍摄视频新闻 | 50% | |
L03 | ① | H | 能够在采访过程中与受访对象良好沟通 | 100% |
L05 | ② | H | 能接受新闻采访中时被拒绝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 100% |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知识点: 1.连续报道写作 2.系列报道写作 3.不同新闻体裁的文本特点 能力要求: 能够撰写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教学难点:报道的时效性把握 |
第二单元 新闻访谈 知识点: 1.新闻访谈的基本要求 2.新闻访谈的追问 能力要求: 能够针对新闻人物进行新闻访谈 教学难点:敏感问题的提问 |
第三单元 新媒体写作 知识点: 1.新媒体写作的“网感” 2.互联网新闻鉴别 能力要求:能够鉴别互联网新闻真伪;能够撰写公众号文章 教学难点:如何使写作更有可看性 |
第四单元:视频新闻报道 知识点: 1.知道视频新闻采制特点 2.新闻画面在连线报道中的呈现 能力要求: 1.能够在新闻现场拍摄画面 2.运用画面与报道语言,呈现新闻全貌 教学难点:拍摄画面的生动性 |
第五单元 华尔街日报体写作 知识点: 1.深度报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格式 能力要求: 能够分组选定题材进行深度采访,并以华尔街日报体撰写报道 教学难点:华尔街日报体的可看性 |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 1 | 2 | 3 | 4 | 5 | 6 | 7 |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写作 | ✔ | ✔ | |||||
新闻访谈 | ✔ | ✔ | |||||
新媒体写作 | |||||||
视频新闻报道 | ✔ | ✔ | |||||
华尔街日报体 | ✔ | ✔ |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 教与学方式 | 考核方式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写作 | 讲授、练习 | 课堂观察评价 | 4 | 2 | 6 |
新闻访谈 | 讲授、练习 | 课堂练习评价 | 2 | 2 | 4 |
新媒体写作 | 讲授、练习 | 作业评价 | 2 | 2 | 4 |
视频新闻报道 | 讲授、实践 | 课堂练习评价 | 2 | 2 | 4 |
华尔街日报体 | 讲授、实践 | 作业评价 | 2 | 4 | 6 |
合计 | 16 | 16 | 32 |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 实验 时数 | 实验 类型 |
1 | 课堂练习与回答 | 完成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与新闻访谈等课堂作业,完成课堂练习和提问 | 6 | 综合型 |
2 | 视频新闻报道 | 分组进行视频新闻报道 | 4 | 综合性 |
3 | 华尔街日报体写作 | 分组选择题材,以华尔街日报体撰写一个深度报道 | 6 | 综合性 |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
1.新闻采写的题材选择、报道角度要立足大局,利于稳定和谐。 2.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客观真实,符合“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 3.多看主流媒体的报道,学习规范的采写手法与报道角度。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X1 | 30 | 课堂练习与回答 | 30 | 30 | 40 | 100 | |||||||
X2 | 30 | 视频新闻报道 | 50 | 50 | 100 | ||||||||
X3 | 40 | 华尔街日报体写作 | 50 | 30 | 20 | 100 |
考核项目 | 课 程 目 | 考核要求 | 评价标准 | |||
优 100-90 | 良 89-75 | 中 74-60 | 不及格 59-0 | |||
1 | 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 撰写的课堂作业深入现场采访,经过三角交叉法核验 | 撰写的课堂作业有到现场采访,但未经三角交叉法核验 | 撰写的课堂作业未亲自到现场采访或者观察 | 搜索的课堂作业缺乏真实性 | |
4 | 能在采访练习中与受访对象良好沟通 | 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中,受访对象安排得当、配合度高 | 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中,受访对象配合 | 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中,受访对象愿意配合度不高 | 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 | |
5 | 新闻报道立足点为党的喉舌,传递人民呼声 | 报道立足于党国,反映群众呼声 | 报道有关于一定程度体现党的喉舌,关乎部分群众利益 | 报道中没有考虑党的喉舌,体现部分群众利益 | 既没有党的喉舌的定位,又无关乎群众利益 | |
X2 | 2 | 能够采访中被拒绝及其他突发状况 | 面对拒绝和现场突发状况,心态平稳、处理得当 | 面对拒绝和现场突发状况,心态较为平稳、处理较为得当 | 面对拒绝和现场突发状况,心态不太平稳,勉强完成连线报道 | 无法应对受访对象的拒绝和其他突发状况 |
3 | 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常用办公软件。 | 现场连线声画清晰,字幕清晰 | 现场连线声画俱全,有字幕 | 现场连线声画欠缺,无字幕 | 不能完成现场连线报道 | |
4 | 能在采访练习中与受访对象良好沟通 | 视频报道中,受访对象安排得当、配合度高 | 视频报道中,受访对象配合 | 视频报道中,受访对象愿意配合度不高 | 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 | |
X3 | 1 | 能够撰写新闻评论 | 能够撰写一篇观点独特或深入,逻辑性强,具备新闻文本特点的新闻评论 | 能够撰写一篇观点较为独特或深入,逻辑性较强,具备新闻文本特点的新闻评论 | 不太能够撰写一篇观点明确的新闻评论 | 没有完成新闻评论撰写 |
6 | 立足党的喉舌,传递人民呼声 | 撰写的评论观点立足大局、立意高远,维护国家和政府的稳定 | 撰写的评论观点正面 | 撰写的评论观点没有明确的正面观点 | 撰写的评论观点展。 | |
7 | 具备人际交往与新闻公关能力 | 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与新闻公关能力 | 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新闻公关能力 | 人际交往与新闻公关能力不太强 | 不具备人际交往与新闻公关能力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