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上午,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传播系专业群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在上海报业集团大厦顺利举行。会议旨在加强专业与行业的沟通和对接,充分听取业界专家的指导意见,了解传媒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探讨传播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更好地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来自上海传媒业界的多位专家和学界专家及新闻传播学院领导、教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梅芳教授主持。
会议开始,王梅芳院长先对学校及学院情况进行了介绍,之后由传播学专业、传播艺术方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三位负责老师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了介绍。
针对当前传媒生态格局的变化,以及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在核心能力、技术、素养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建议和措施,为专业群建设出谋划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张骏德表示,目前长江三角地区都要建设融媒体中心,很多院校已经在开展,我们应当加强和浦东新区电视台的合作。融媒体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对口,教师应当从身边开始,培养全媒体人才,抓紧身边的资源,开展融媒体合作。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教授、博导吴保和认为传统媒体注重挖掘事实,艺术媒体主要在讲故事,如何把事实变成故事,这一块课程应当加强。传统媒体注重文字表现,新媒体则以视频图像为主,大家对视频的重视有了。但对于好视频由哪些元素构成,还是有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当前,个别学生去主流媒体和高端媒体,大部分学生应当去社区企业。从项目入手,做一些小的社区企业需要的项目,从项目接教学,从教学接学生。
《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老师提出当前媒体环境对教师团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媒体转型,如何从业界把相关资讯、要求传输到学界,如何对新媒体业态有正确的认知和把握,这应是培养计划里的重要内容。另外,传播学应当增加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把传播和市场效果结合起来。
来自远播教育集团的总裁陆生认为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的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迷茫,对所学知识缺乏系统的思考,则会影响未来对用人单位要求的判断。写作能力是媒体和传播的基本功,需对在校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从写作能看到逻辑思考表达力。陆生老师还引入美国工坊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议我们多多参考,增大实践性内容的比重,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东方卫视副总编周捷老师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传媒业进入寒冬期,毕业生将面临很大挑战。媒体融合时代,学生不要局限于进入电视台,短视频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开放一些讲座、或与学生建立一些虚拟组织和话题讨论,把传媒英雄、业界一线的编导、摄像师等请来,与学生对话。也可以和学校共建课程,实施双导师制。
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潘清老师强调说新闻传播无学。新闻传播是个杂学,对学生而言实习是重要的,甚至比课堂能力培养更重要。所以在实践课程这一块还应适当扩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更杂,尝试在现有教学基础上,加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多一个专业方向。
澎湃新闻时事副总监陈良飞老师也很注重实习,建议可以学习南昌大学、汕头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大一大二寒暑假送学生去一线媒体实习,通过实习培养专业人才。陈老师提出课程应当引入业界人士,上课实用性更强;还要增加选修课,为学生廓清未来发展方向。
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召开为传播系各专业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满足社会与企业需求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将认真总结本次会议内容,深入研讨各位专家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传播人才。